学员们在东山菩提艺术区采风
学员参观云冈石窟
今年7月,有幸成为由国家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指导,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宗教考古研究所、云冈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佛教考古与石窟寺研究专题研修班(第二期)学员。今课程过半,现将所学所悟作一简述。
1988年,在宿白先生倡导下,被誉为“黄埔一期”的全国石窟考古培训班在云冈石窟举办,34年以来一直是业界佳话。“云冈模式”对中国石窟寺开凿的影响是深远的,本人来自川渝地区,那里绝大多数石窟寺的开凿年代虽然比云冈石窟晚,并且基本上是民间所凿,但其中的某些石窟寺应是早期石窟寺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完成了石窟寺中国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我来云冈石窟研修可谓受熏陶、觅样板。
何以见“熏陶”?其一是云冈石窟之环境。十里河畔睹真容巨壮,览山堂水殿,漫步东山菩提艺术区,无不让人遐想“世法所希”。其二是宿白先生之格局。先生留下的《敦煌七讲》和《编写龙门窟龛档案和考古报告应予关注的几个问题》,虽写于几十年前,其中体现的石窟寺考古报告编写思维却毫不褪色。其三是诸位学者之师范。杨泓先生从一张“飞天”图片出发,以小见大漫谈北魏影塑;李崇峰教授在《中国石窟寺》课堂上明晰僧坊窟与僧房窟之辨,天王与神王之别;杭侃院长从对云冈石窟“露天大佛”的细节观察,递进发问引发深思,拓宽了对考古与艺术研究的认识;何利群研究员将《中国石窟寺考古中长期计划(2021—2035年)》解析成一部中国石窟寺考古发展简史,更加明确了中国石窟寺考古同仁须完成的中长期目标。
何以见“样板”?首先是石窟寺考古基本方法的初步习得。除各位老师在课堂上的提点外,云冈研究院王雁卿老师、刘建军老师、张海雁老师等手把手地指导,细至吊铅锤、执角尺量距、调相机参数等;北京大学彭明浩教授作为研修班班主任,教会我们运用考古学方法分析斩山过程,龛窟之间的组合、避让、打破关系,甄别窟前建筑遗迹等;杭侃院长在洞窟内指导我们观察龛窟造像细节及相关草图修改。
其次是数字化保护技术的知行结合。研修班邀请浙江大学李志荣教授、武汉大学黄先锋教授、北京建筑大学侯妙乐教授、敦煌研究院吴健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黄墨樵副研究馆员在线授课,丰富的案例呈现了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及对石窟寺考古的辅助作用。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主任宁波领衔的数字化团队,倾囊相授近景摄影、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方法,从操作各类仪器获取数据,到使用软件处理数据成图,逐一进行了讲解。
云冈石窟是东方佛教艺术的旷世绝唱,更蕴含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见证。接下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负主办单位的人才培养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