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雅敏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我市对外开放开启高速发展新征程,开放型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强。
“十三五”期间我市对外贸易实现高速度、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2016至2019年,我市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9.8%,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19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51.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5%,创历史新高。
加快平台建设 开行中欧班列
加快航空口岸建设。经国务院批准,海关总署印发了《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大同机场航空口岸被列入规划。2019年1月,山西省获批国家通用航空发展示范省,我市现场签署三项重要项目合作协议,这为我市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增添了新的动力。2019年11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大同航空口岸正式开放。
完善大同国际陆港平台作用。大同国际陆港于2017年12月22日竣工,并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2018年8月正式开关运营。本着功能整合、资源共享的原则,在陆港内同时还申请投资建设了大同保税物流中心(B型),2019年5月20日,该项目经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四部委联合批复同意设立。按照规划,大同国际陆港拟逐步建设完善10大功能,目前已具备大同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国家级杂粮检疫检测中心、普货仓库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大同保税物流中心5大功能,二期将逐步建设海铁空陆多式联运接驳区、天津港进口直营商品展示展销中心、食品加工园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综合配套园区5大功能区。自2018年开关运营以来,大同国际陆港已吸引37家各类企业入驻,其中外贸进出口企业23家,加工贸易企业2家,物流企业7家,合作意向企业5家。2019年,大同国际陆港港务有限公司及7家驻港企业共完成进出口总额22.09亿元人民币,大同国际陆港区域吸附功能逐步凸显。
努力开行中欧班列。我市于2018年12月21日出台了中欧班列补贴政策;2019年1月28日,我市首趟中亚班列“云冈号”经由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顺利开行;2019年3月30日,我市第二列中欧班列(大同—白俄罗斯明斯克)顺利开行;2019年11月26日,我市第三列中亚班列(大同—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顺利开行;今年5月28日,我市2020年首列中欧班列(大同—白俄罗斯明斯克)顺利开行;今年8月25日, 第二列中欧班列顺利开行;今年9月26日,第三列中(欧)亚班列开行,本次班列共计50车,61个国际标准集装箱,货品全部来自大同周边,净重1300余吨,货值约1800万元人民币。从大同出发,沿古丝绸之路一路西行,穿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到达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塔什干市谢尔盖利车站,再一路向西最后到达土库曼斯坦第四大城市马雷市,线路全长约8880公里。
壮大外贸主体 扩展对外贸易
“十三五”期间,我市外贸主体实现较快增长,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由2016年的50家增加到72家。按规模划分,2019年我市进出口额超亿元人民币的企业有7家,进出口额超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有11家,进出口额超10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有33家,进出口额超1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有56家,外贸主体培育效果显著。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外贸出口产品已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结构性转变,出口产品逐步涵盖了矿产、化工、建材、轻工、机械、机电、航空、电子、农产品和医药保健品等10大领域,主要有医药、镁合金压铸件、机械配件、电力机车、石墨电极等50多个品种,特别是药品出口,到2019年达到15亿元人民币,雄踞全市榜首,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优势外贸出口企业。
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2019年6月12日,经商务部认定,“山西省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医药)”成功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这也是我省唯一入选的单位。此外,我市还有3家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分别是以大同光华活性炭有限公司和山西华青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活性炭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以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汽车配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以天镇县通航粮贸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天镇县农产品示范基地。这些基地企业在外贸出口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龙头作用。
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建设、外贸主体不断壮大、出口产品不断优化,使得我市对外贸易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我市进出口市场从最初的东南亚、欧洲几个国家,已扩展到现在的世界6大洲53个国家和地区。以2019年为例,我市前三大贸易市场分别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这3个洲占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5.6%。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发展迅速,进出口贸易额由2016年的14.3亿元提高至20.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