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观点呈现 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
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
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
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5 观点呈现 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内容(一)
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包含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及施工、运营等方面内容。
节地与室外环境方面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共有五大项。包括项目选址,场地无自然灾害、化学污染源,场地内应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等控制项评价标准;节约集约利用士地、合理设置绿化用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等土地利用评价标准;避免产生光污染、环境噪声,场地内风环境,降低热岛强度等室外环境评价标准;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用无障碍设计,合理设置停车场所;优化布局、生态补偿,雨水公共设施专项规划,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等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评价标准。
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的绿色建筑评价共有五大项。包括应符合有关节能设计标准强条规定,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现行值等控制项评价标准;建筑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优化设计,外窗、玻璃幕墙可开启,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等建筑与围护结构评价标准;冷、热源机组能效等级,耗电输热比、单位风量耗功率,合理选择优化HVAC系统,降低过渡季节HVAC能耗,部分负荷、部分空间能耗等供暖、通风与空调评价标准;照明系统节能控制措施,照明功率密度值,电梯和自动扶梯节能及控制,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等照明与电气评价标准;排风能量回收系统、采用蓄冷蓄热系统,余热废热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能量综合利用评价标准。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内容共有四大项:包括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应采用节水器具,景观水体补水等控制项评价标准;建筑平均日用水量,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设置用水计量装置,公用浴室采取节水措施等节水系统评价标准;使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空调设备或系统采用节水冷却技术,采用了节水技术或措施等节水器具与设备评价标准;合理利用非传统水源,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景观水体设计等非传统水源利用评价标准。
6 观点呈现 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内容(二)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内容共有三大项。包括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且无大型装饰性构件等控制项评价标准;择优选用建筑形体,地基基础、结构体系、结构构件节材优化设计,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重复使用的隔断(墙),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厨房、卫浴间等节材设计评价标准;选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建筑砂浆采用预拌砂浆,合理采用高强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耐久性、可再利用和可再循环材料,废弃物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掺量不低于30%等材料选用评价标准。
室内环境方面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内容共有五大项。包括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隔声性能,照明数量和质量,集中供暖空建筑室内参数;室内隔声性能良好,采取减少噪声干扰的措施;有良好的户外视野,采光系数满足GB50033规定,改善室内天然采光效果等室内光环境与视野评价标准;采取可调节遮阳措施,降低夏季太阳辐射得热,供暖空调系统末端现场可独立调节等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优化空间、平面布局和构造设计,改善自然通风效果,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等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施工管理方面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包括组织管理、环境保护、施工节能、施工节水、施工节材、空气质量控制、过程管理七项主要技术。
7 观点呈现 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内容(三)
运营管理方面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内容共有四大项:包括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管理制度,垃圾管理、分类收集,人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节能、节水设施应工作正常,设备的自动监控系统等控制项评价标准;物业管理部门管理体系认证,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的完善、实施,能源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绿色教育宣传机制等管理制度评价标准;设备系统定期检查、调试、优化,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非传统水源的水质和用水量记录完整、准确,智能化系统的运行效果满足运行与管理的需要,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物业管理等技术管理评价标准;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植物生长状态良好,垃圾收集站不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