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丰曼
在战场上,有这样一个兵种,他们的职责不是杀敌,而是救人。不论冒着多么密集的炮火与子弹,他们都会永往直前、义无反顾地冲到受伤战友的身旁治疗他们的伤病、抢救战友的生命。参加抗美援朝的卫生员老战士尹谦在回忆那段炮火纷飞的岁月时动情地说:“我们卫生员虽然不在前线战斗,但急救包、止血带、夹板就是我的‘武器’,为了一线战士的生命,我愿付出一切!”
尹谦,河北人,1931年3月生,1948年10月入伍,195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2月随65军195师以卫生班长的身份赴朝鲜作战,主要担负手术组术前准备和战时伤员包扎、止血及麻醉任务。
尹谦回忆,入朝后,当时的医疗条件非常差,志愿军作战部队前进时留给他们的简易房(防空洞),通常是靠着山坡挖好洞后,再架上木头搭个棚,铺上树枝和草、盖上土,再经过修整就成了卫生连的病房和办公室,整个简易房只有门没有窗、阴暗潮湿、不见阳光。而战斗往往都在夜晚进行,因为面对与“联合国军”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只有利用漆黑的夜色作为掩护,志愿军战士才能避开敌方猛烈的炮火,发起英勇顽强的冲锋。抢救伤员也就只能靠蜡烛或手电照明在夜间进行。止血、包扎、上夹板、注射麻醉剂……就是在这样不见光、不通风、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尹谦和所有卫生员们饿了吃两口炒面,困了在伤病员床边躺一会儿,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日以继夜抢救着受伤的战友。在严酷的作战环境和作战条件下,锤炼出尹谦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精神,由于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带领全班战士圆满完成作战行军任务,他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尹谦于1953年9月回国。1961年10月,到工程兵建筑第52师医院工作。1982年离休至今在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一休养所休养, “我们虽然治好了不少伤员,但由于当时的条件和技术所限,实在没有能力挽救每一位伤员,有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停止呼吸。”70年岁月变迁,从战火硝烟的年代到新时代,每当尹谦回忆起那些牺牲的战友,都止不住地泪流满面。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经历,尹谦说,作为一名抗美援朝老战士,深感这场战争胜利的意义重大,历史绝不能忘却,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应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