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共大同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乘势而上书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关键期,也是大同奋力实现转型出雏型重要阶段性战略目标的攻坚期。中共大同市委第十五届第十次全体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省委第十一届第十一次全会部署,研究“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合力,加快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乘势而上书写大同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全会就制定大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决扛起重大历史使命,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1.“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过去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136”发展战略为牵引,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取得显著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进入全省上游位次。新旧动能转换提速推进,转型项目投资规模和占比大幅增加,倾力打造20大科技创新平台,初步形成高端智库顶层设计和政产学研互动的良好局面,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6个贫困县脱贫摘帽,745个村31.14万名贫困人口告别贫困。能源革命综改试点“四梁八柱”基本建立,绿色能源供应体系雏型初显。深化改革纵深发展,一批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强力推行投资项目承诺制,城市医联体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文旅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顺利获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持续推动景区升级扩容,大同古城整体保护修复成果彰显。区域协同发展扎实推进,对外开放迈出坚实步伐,大同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验收,大同国际陆港运营良好,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4家企业获国家绿色工厂、1家企业获绿色供应链称号。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显著,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入推进,劣V类断面全部清除。国土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城乡统筹工作扎实推进,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提升。社会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初步构建起覆盖全面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平安大同建设成效显著,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坚持不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总体看,“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

  2.“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十四五”时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全球发展迎来经济增速放缓、经贸规则重建、科技革命突破、竞争位势重塑、力量格局重构的发展态势,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全新变化。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发展韧性强、回旋余地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国家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赋予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发展战略、重大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大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十四五”时期,大同进入“深化改革攻坚期、转型升级关键期、创新驱动引领期、区域合作提升期、全面小康巩固期”五期叠加的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能源革命、转型发展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破解。面对省委提出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百舸争流的竞争性态势,大同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要实现转型发展,既要做到高质量,也要追求高速度,必须要探寻超常规、跨越式“双高”转型发展之路。这客观上要求我们要以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大同要率先破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全面推进产业重塑、功能重塑、动力重塑,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坚定坚实、赶超超越的姿态,率先蹚出一条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3.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到二○三五年,我省经济总量要达到全国中游水平,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必须经过十五年的超常规努力发展,与全省一道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展望二○三五,一个美丽、富裕、幸福的新大同将完美呈现。资源型经济实现全面转型,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打造形成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建成以人才、技术、数据要素为支撑,以成果转化、先进智造、现代服务为主干的新型现代化经济体系;能源革命取得全面成效,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形成,实现绿色能源供应体系现代化,为全球和全国能源革命贡献出“大同方案”;省域副中心城市战略地位凸显,城乡融合发展迈向新的台阶,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基本建成,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夯实成型;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历史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区域发展资源,基本建成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产业与事业融合并进的国际知名文旅城市;“一河两屏六区多廊”生态格局得以高标准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形成,生态系统质量全面提升,服务首都的晋北生态屏障功能得以强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美丽大同全方位呈现;城乡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社会民生事业走在全省前列,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市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发展、平等发展的高品质生活基本实现,健康大同成为新名片;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不断进步,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现代治理体系基本形成,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二、“十四五”时期大同实现转型出雏型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与主要目标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立足省域副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为统领,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支撑,以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全力推动高质量和高速度转型发展,有序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实现转型出雏型,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奋力书写大同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5.“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要求。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严格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等重大原则,结合大同发展实际,把握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坚持以转型发展为统领。始终把转型综改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中心位置,坚持系统观念,以方式转型、路径转型、动力转型、结构转型、机制转型、管理转型为支撑,同步推动新兴产业培育与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文化繁荣,实现全方位转型、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始终把创新作为实现转型的核心支撑,全面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聚焦“六新”突破,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大力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需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更加突出绿色发展,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塑造赶超发展新优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坚持先行先试改革。树立先行先试就是先行先机的理念,用好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金字招牌,聚焦关键问题、历史难题,破除制约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一切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作为大同转型的最大机遇,主动推动京同合作,深度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内对外双开放,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区域。

  6.“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按照省委赋予的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重大使命、重大任务,大同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一城五地”。

  ——省域副中心城市。立足宜居宜业宜游晋北中心城市目标,按照“一核三区六城八组团”布局,高水平搭建城市框架,突出省域辐射带动,强化中心功能集聚,打造晋冀蒙交汇区的龙头城市。

  ——先进制造聚集地。加快布局新基建、突破新技术、发展新材料、打造新装备、研发新产品、培育新业态,重点发展矿山机械、智能煤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环保机械及新型节能设备等,把大同建设成为承接产业升级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双转”智造基地。

  ——能源革命综改示范地。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建立能源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按照全产业链思路加快建设太阳能光伏、储能、氢能产业基地,加快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提升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利用占比,成为全国绿色电力输出基地,现代绿色能源生产、供应、消费、管理基地及创新与示范应用的综合示范城市。

  ——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立足全省北大门、桥头堡区位,当好山西东向对接京津冀、融合环渤海的门户,通过京同合作有序承接北京科技和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建设京同合作创新实践区。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成为“一带一路”丝路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打造陆空上下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晋北和环首都生态涵养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加强生态修复治理,推动国土绿化彩化财化,大力推动生态水系建设,建设首都“后花园”,展现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美丽大同。

  ——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按照“大产业、大融合、大建设”的发展路径,围绕云冈、古城、恒山、长城四大品牌,打造核心景区,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智慧旅游,提升服务品质,加快形成“快进慢游深体验”的文旅业态,把文旅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富民产业。

  7.“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标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转型出雏型的十大表现形态,综合考虑外部发展环境和我市基础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到2025年,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8.5%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5∶45∶50,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显著增强,能源工业“压舱石”作用不断夯实,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医药和大健康、通用航空、大数据、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二版) R&D投入强度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六新”领域指向性指标进入全省前列;生态环境质量系统性改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从业人员持证率达到5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社会文明程度迈上新台阶;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转型出雏型取得显著成果。具体目标是:

  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科技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比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数量实现“零”的突破;领军企业、创新平台、高端人才、产业金融等创新因素协同互动的创新体系初步构建,产业链集聚创新链、创新链带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业态充分建立,基本形成具有大同特色的,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金服用高效协同的一流创新生态。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医药和大健康、通用航空、大数据、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产业链条更加完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龙头企业+研发机构+配套企业+双创基地+园区承载+金融支持+政府服务”的产业生态构建成型;“一煤独大”转向“多业鼎立”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基本形成。煤炭绿色智能安全开采和高效清洁利用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0%以上;继续发挥好火电“稳定器”的作用,提高绿电送京能力,能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比较优势;风、光、生物质、地热、氢能等绿色能源长足发展,多能互补体系基本建成;清洁能源消费全面提标,清洁低碳用能模式基本形成,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支撑高质量转型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制度创新和制度集成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明显增强;新型产业促进体系建设基本成型,“一链一策”“链长制”服务机制有效建立;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显著进展,市场激励不足、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破解;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取得更大成效,御河、十里河等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显著进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推进,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PM2.5平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初步建成,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全面展开,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体系健全。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放管服效”改革持续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显著;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基本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更加完善;廉洁务实的政务环境、高效便捷的市场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基本形成,“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形成社会共识,“六最”营商环境进入全国上游水平。

  全方位对外开放局面基本形成。京同两地合作深入推进,“机制共商、平台共建、政策共享、要素共通、互补共生”的合作互助模式基本建立;出口示范基地、产地交易市场、电商交易平台等对外开放平台体系基本建立;加快航空、铁路口岸和保税物流平台网络实现升级,现代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全面加快,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入“双循环”格局取得明显效果;全市对外经济各项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开放型经济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

  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区提质扩容,县域经济提速发展,大县城、特色镇建设和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农村转移人口加快向县城集聚,县城市政配套设施更加完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更加健全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社保等民生事业持续进步,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基本形成;“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的全面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基本形成。“一核三区六城八组团”的城市空间和多业鼎立产业格局初具雏型;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和市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在全省位次稳步前移;高水平省域副中心城市框架搭建完成,在晋北、乌大张地区影响力和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形成重大标志性成果,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京同合作互助、晋北及晋冀蒙长城金三角协同发展建设形成示范。

  三、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孕育转型发展新动能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为依托,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承接能力为抓手,全面激发大同创新创造创业潜力,积蓄转型发展新动能。

  8.搭建一流创新平台。推动大同国际能源革命科技创新园融入山西“智创城”建设体系,集聚科研、科创、科教、科贸、科技功能,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抢占未来制高点。以补短板、建优势、强能力为方向,积极争取布局国家和省级重大基础创新平台、院校研究所、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大型企业研发中心等科研载体;导入科创孵化资源、中试、小试基地,推进技术成果产品化,孵化新企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前沿领域,与京津冀、长三角科研机构开展创新链对接。加快推进已建在建科技创新平台实现有效运营,围绕行业应用创新,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创新工程。实施双创升级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级星创天地、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双创服务载体。探索在国内外先进地区发展飞地研发。

  9.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实施“一链一院一联盟”行动,聚焦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医药和大健康、大数据、通用航空等重点细分产业链,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一批“三无”“四不像”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一批融合重点企业、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多方参与的创新主体。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行动,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小巨人企业。支持晋能控股集团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心)建设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市属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科技型企业。发展科技中介组织。

  10.构建一流创新机制。深化地方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面向未来、面向企业、面向市场的服务型科技创新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制定大同市一流创新生态云图,优化重大科技任务组织实施机制,构建“战略研究—规划部署—任务布局—组织实施”的项目精准实施机制。实施一批重大技术转移转化示范项目,推进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悬赏制”“赛马制”等任务管理创新机制。加快推进科技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开展基于信任的领军人才负责制试点。推动科研评价制度改革,推动建立以创新绩效为导向的科研考核机制。建立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形成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加强科技创新诚信和监管机制建设,优化创新环境。

  11.集聚一流创新要素。强化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助力一流创新生态建设。推动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贷产品创新,搭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创新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提升转型汇智创新城功能作用,积极探索与京津冀人才共享机制创新,破解区域人才流动障碍。加强知识产权交易和运营服务,推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创新信息流动。

  四、聚焦新兴产业和“六新”突破,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转型为纲,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全面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推动“一煤独大”向“多业鼎立”转变,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构建支撑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12.构建“1+4+6”现代产业体系。做优能源“压舱石”产业。推动煤炭集中清洁高产高效发展,推动燃煤热电多联供,持续发挥火电基础安全保障作用,确保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先进煤电机组长期作为基荷电源。做强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聚焦煤矿机械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汽车制造、有色金属锻铸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通用航空装备等细分领域,激活本地企业投资与吸引外埠企业相结合,壮大先进装备制造规模。大力发展现代医药和大健康,以开发区医药工业园区为依托,抢抓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机遇,以支持存量企业扩大产能、研发新品和发展合同加工外包为主要路径,壮大发展化学药,加紧布局生物药,特色发展黄芪、党参等现代中药和大健康产业,打造山西省现代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排头兵。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氢能产业、储能产业、新能源汽车等细分领域,构建新能源生产-储能-应用示范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围绕云冈、古城、恒山、长城四大核心板块,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全面融入“游山西、读历史”省域旅游大格局,把文旅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做精六大支撑产业。围绕通用航空、大数据、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纺织、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积极发展通用航空,继续巩固发展通航产业,全力提速布局发展无人机通航,以完善通用航空机场群和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网为基础,以强化科教人才培养和营造良好产业环境为保障,发展以测试为核心的研发服务、以集成组装为重点的整机制造和全领域运营服务。积极发展大数据,继续引进夯实绿色数据中心,瞄准硬件制造、融合发展、产业应用,积极引进数据清洗、标注、脱敏、预处理等数据支撑与测试、运维等服务企业,配套发展信创设备加工制造,支持大数据赋能传统行业转型。积极发展新材料,聚焦石墨、镁、玄武岩等资源,依托本地企业强化技术投入,壮大发展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提速发展先进金属材料,创新发展碳基新材料,突破发展前沿新材料,争取在一两个产品领域打造隐形冠军,成为新材料领域特色发展的新高地。积极发展节能环保,着力构建煤炭固废综合循环利用和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积极发展现代纺织,以中银纺织城项目为基础,强化原料与产能优势,以规模化、资本化、绿色化、智能化、园区化经营,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造毛纺全产业链。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农产品加工精细化、特色化、功能化发展,构建优化布局奶业、肉业、杏果、沙棘、蔬菜、优质杂粮、黄花、中药材(药茶)、薯业、食用菌十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

  13.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端化、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科技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创意设计、法律服务、中介、会展等服务业竞争力。发展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健康养老、现代商贸、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体育休闲、育幼、家政、物业等服务业质量。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推动智慧物流、智慧金融、智慧教育等在线服务新经济加快发展。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发展与通用航空、能源、生物医药等跨界融合业态,完善产业生态。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农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等产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改造提升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晋北和晋冀蒙交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

  14.聚焦推动“六新”突破。把“六新”突破作为“蹚新路”的方向目标、路径要求和战略举措,先行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打造转型发展竞争新优势。围绕新基建,加快建设5G基站、数据中心信息基础设施,应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加快布局一批前沿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础设施。围绕新技术,重点突破光伏、氢能、储能、材料精深加工以及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关键性技术。围绕新材料,重点发展碳纤维、石墨烯、玄武岩纤维等关键材料,打造晋北碳基新材料集聚区。围绕新装备,重点发展轻型航空发动机、新能源电池、新型煤机、轨道交通等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围绕新产品,立足传统产业升级,实施“互联网+”行动,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品牌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四高”新产品。围绕新业态,大力发展电商、文化创意、消费及跨界融合新业态,推进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共享制造等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

  15.加强产业承载平台建设。围绕打造经济发展高地,创新园区管理运营、政策设计、土地要素、投资模式、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体制机制,构建园区主导产业链条,营造园区产业发展生态。推动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继续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核定开发边界,争取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打造全市创新驱动、产业提振、集群发展的重要阵地。将“氢都”新能源产业城建设成为能源先进制造产业创新集聚区。提升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荣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冈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城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云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发展水平。借鉴省综改示范区经验,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区中园模式,推动天镇、阳高、浑源、灵丘产业集聚,实现产业政策全覆盖。聚焦盘活存量土地空间,瞄准供应链和产业链短板,建设一批主导产业特色鲜明、集群竞争优势突出、示范带动能力较强的特色产业园区。

  16.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晋能控股集团等大型企业资金和技术优势,建立地企联席会议制度,争取更多项目布局大同。健全市属国企内部运行机制和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完善国资监管制度,加强数智化管理,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提高市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打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配套完善政策清单和落实导图,完善政企沟通渠道,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全面落实中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推动“创新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强化市场主体增量总量双考核,着力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

  五、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做好优势转换新文章

  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实施优势转换战略,将大同煤炭、电力、新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集聚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7.深入推进煤炭产业智能化、集群化、绿色化改造。充分发挥晋能控股集团全国性龙头企业地位,推动集团化管控、板块化运营、专业化发展模式,推动兼并重组和产业链的延伸整合,提升大同煤炭产业集中度、话语权和市场竞争力,确保在全国煤炭市场份额、生产规模基本稳定;在产能置换前提下,保持高效产能利用率,形成稳定供给能力;科学合理规划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和储备项目,推动煤炭绿色生产、清洁利用、高效转化、低碳发展,实现煤炭行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转换。煤炭企业要在能源结构调整大背景下找准转型发展方向,煤矿、电厂、煤化工一体化布局,打造完整的产业闭环,实现生产地和消费地的统一集群化发展,提升煤炭产业附加值。依托“大集团+小上市公司”格局为资产注入创造机遇,加快一体化发展。

  18.深入推进火电和新能源发电协调发展。针对存量煤电机组,结合运行状态,制定高效率机组延寿策略,继续发挥好煤电产业在保障能源供应中最经济可靠的“稳定器”作用,确保煤电的基荷电源地位不变;加快煤电产业深度融合,加快“风光火储氢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储能技术、低成本碳捕集技术等净零排放技术研发,提高火电能效水平。以系统经济接纳能力等作为关键考量要素,合理确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力度与时序,建设火电和新能源双千万千瓦级综合能源基地,最大程度提升电力系统效率,保障电力供应和能源安全;有计划推进减排降碳,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争做主力军和排头兵。加快绿色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建设特高压、“点对网”、配电网等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确保首都和雄安新区电力供应稳定。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保障性收购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参与市场交易;建立规范的用电企业、售电公司和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机制;支持电网公司、发电企业、电力用户、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输电线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增量配电改革试点。

  19.深入实施能源优势转换战略。积极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度电0.3元电价市场份额,将煤电电价“洼地”尽快转换为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高地”。立足煤炭、光照、风力资源优势,以能源新技术、新装备、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工程和试验项目为依托,加快推进先进能源技术应用和产品创新,培育构建能源产业创新体系,打造以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为核心的新能源技术发源地和产品创新高地。光伏产业打造涵盖硅片切片、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应用的全产业链条。氢能产业打造涵盖制储运加氢、氢燃料电池、氢燃料发动机制造的全产业链,牵头创建全省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储能产业打造电化学储能、空气压缩储能、抽水蓄能等多种形式应用场景,发展先进的分布式和集中式储能技术,通过配置储能设施加快推动清洁能源替代,提升可再生能源在区域能源供应中的比重,构建涵盖新型储能技术应用、储能产品制造、储能设施示范的储能全产业链。风电产业以新一轮低风速风电项目开发为契机,积极引进风电机组试验检测、并网检测评价等核心技术应用企业,拉长做粗产业链。聚焦能源关联产业,大力集聚新型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优势企业。

  六、打响大同大数据基地品牌,抢先布局数字经济

  积极顺应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把能源优势转化为数据优势,以大数据基地建设为切入点,以数字大同建设为核心,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赋能产业、城市、社会数字化升级,融入全国数字经济产业链,打造数字经济特色城市。

  20.深化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积极谋划存算一体新型数据中心项目,打造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数据存储经济带。加快推进5G基站、千兆固网、卫星互联网、政务专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建设政务、农业、工业、旅游业等行业数据中心。依托龙头企业推动建设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共享机制并保障数据安全,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促进大数据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数字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基础支撑平台,加大对共性开发平台、开源社区和基础软硬件支持力度。

  21.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产业化落地。大力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和推广,加快市政、交通、能源、电力、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打造关键产品和行业示范。依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据资源利用,推动数据开发利用,丰富数据产品,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实施数字技术创新筑基和基础设施保障建设工程,夯实数字化转型技术支撑。前瞻布局新兴数字技术,积极引导培育数字技术向产业化落地。

  22.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逐步实现大数据在煤炭、旅游等产业的拓展应用。推进工业数字化改造,打造“智慧矿山”“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示范,促进工业数据汇聚,共享深化数据融合创新,着力打造大同工业大数据生态体系。依托晋能控股集团国家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加快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工业云平台等融合型业态发展,提升制造过程和模式全流程数字化能力。统筹推进深度融合的农业农村数字化,建立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服务业向智慧型、共享型融合升级,大力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物流等数字化新业态,进一步探索“互联网+文化”等各类跨界融合新业态。加快无人零售、数字标牌、虚拟现实展示等数字化应用。建设一批细分行业互联网平台和垂直电商平台,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企业上云,打造中小企业数字赋能生态。鼓励国有企业、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进行供需对接,促进融通发展。

  23.建设“数字大同”。加快基础网络、感知设备、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中心、共性平台及基础信息资源等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和质量。拓展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功能,加快城市管理向智慧化、智能化升级。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加快推动各地区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推进基层数字化治理。支持构建农业、工业、城市管理等领域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的场景。聚焦智慧政务,建设数字政府。建设一批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示范应用,提高民生服务智慧化能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

  七、全面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把融入京津冀协同作为全市内陆开放发展的“牛鼻子”,以主动谋划、主动对接、主动参与的积极姿态,搭建高能级战略对话平台,打通内陆开放大通道,承接产业外溢转移,加强特色消费供给,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大分工,开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内陆全面开放新格局。

  24.以京同合作带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增进能源合作,推进绿电进京。主动融入现代化新型首都圈,探索环京2小时交通半径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大同成为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向西部发展轴线辐射的重要战略节点。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互补联动。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化部市、院市、校市、企市合作,打造一批承接标杆项目。加强创新合作,对接京津冀地区技术交易市场,促进信息共享和科技成果交流,积极承接北京高精尖科技成果在大同转化。强化人才合作,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的科技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推动建设中关村青创园。拓展产业合作,探索以共建、托管、飞地的形式建设高能级产业合作载体,支持北京企业在同布局分支企业、产能环节。探索服务合作,加快促进与京津冀在教育、医疗、康养等方面的设施共建、服务共享。深化生态合作,建设拱卫北京生态绿色屏障,落实京津冀晋四省市永定河生态用水保障措施,协同共建永定河绿色生态河流廊道。

  25.加大与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合作。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适应产业链重构、消费结构升级和品质提升的新趋势,以能源革命为引领,以“六新”为支撑,参与国内大循环。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大战略,主动承接东部区域产业升级型转移。依托农牧资源优势,加快承接现代纺织、绿色食品等农牧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以“大同品牌+省外制造”的中东部产能合作新模式助推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承接新能源电池、大规模数据存储中心、现代医药、光伏装备等能耗型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打造“柔性制造+新零售”等新模式、新业态,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谋划建设同苏、同浙、同深合作产业园,打造中东部产能合作载体。

  26.打造“一带一路”新节点城市。大力拓展中欧(亚)班列,建设向西开放大平台。实施医药品、机电产品、活性炭、特色农产品出口促进行动,逐步扩大新能源、文化产品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积极参与中博会、中国(太原)能源产业博览会、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及各类国际展会。加快大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形成覆盖晋北、辐射蒙冀的跨境电商集散地。建立“走出去”重点企业、项目、国别指导目录,建立海外工作站。鼓励企业入驻海外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海外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加强能源领域产能国际合作,建立煤炭开采及清洁高效利用境外产能合作基地。探索建设链接东亚与亚欧的陆地开放发展功能平台。

  27.着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树牢“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建好用好全市项目管理库,强化项目全口径调度、全流程服务、全要素保障。深化六项常态化工作机制,开展转型标杆项目攻坚行动,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提升产业投资占比,优化投资结构。聚焦“两新一重”,精准加大补短板惠民生力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打造京同2小时假日旅游黄金圈,创新文旅业态,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建设京津冀假日休闲旅游“后花园”。树立“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深入推进文旅康养产品供给侧改革,探索打造“南有三亚避寒胜地、北有大同避暑圣地”品牌,着力推广消夏休闲旅游,打造特色消费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网红经济、体验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振兴老字号、培育新字号。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优化商业设施布局,改造提升传统商圈,提升古城商业步行街品味,发展夜间经济。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行动,建立健全消费追溯体系,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和消费后评价制度。

  八、聚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推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按照省委赋予大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大使命,坚持市县协调、区区联动,坚持发展为先、多规合一,以做优中心城区为基础,以做强县城、做精小城镇为支撑,完善城镇功能,搭建高水平崛起城市功能平台,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28.优化国土开发与城镇发展空间格局。按照“人-产-城”有机融合,围绕“中心城-大县城-特色镇”三个层次,全面提升经济牵引力、产业创新力、文化带动力、能源贡献力,构建形成“一核三区六城八组团”的城镇发展新格局。“一核”是以平城区为核心。“三区”是以云冈区、新荣区、云州区为城市功能拓展区,向核心区靠拢,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管理一体化。“六城”是统筹阳高县、天镇县、左云县、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六个县城资源,全力推动“大县城”建设,推动县城品质提升。高水平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同煤新区、古城文旅融合示范区、文瀛湖文化科创示范区、高铁枢纽现代商贸区、自贸试验区、云冈开发区、新荣开发区“八组团”建设。

  29.统筹做强中心城区。统筹平城区、云冈区全域和新荣区、云州区部分空间,按照“东连接、南拓展、西优化、北控制”方针,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绿色、人文的新型城市。平城区作为大同城市发展的核心区,以加快古城保护开发、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高资源配置能力为重点,全力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创新生态试验区、社会治理示范区、幸福大同先行区。云冈区聚焦区域振兴,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清洁能源以及文旅产业,打造产城融合的转型典范。云州区以打造都市农业示范区和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为导向,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协调发展格局。新荣区加快城市化进程,积极融入中心城区,南部建设产业新区,北部建设生态涵养区。

  30.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快集大原高铁建设,有序推进大雄、大鄂银高铁前期工作。加快云冈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推进城市公交换乘枢纽建设,推动城市轻轨、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发展智慧交通,提高内畅外联水平,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大同国际陆港建设,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打造全国物流节点城市。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和应急水源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持续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水利水保项目。完善能源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系统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大力发展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数字化。

  31.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市域副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县改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一批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城镇。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统筹推进中心镇发展改革、小城市培育试点,增强新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御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桑干河康养小镇、新平古堡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建设,布局建设一批通航小镇、文旅小镇、高铁小镇、电商小镇等产城融合特色小镇。改革小城镇建设模式,引导功能性项目、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企业落户小城镇。将小城镇建设成为本地区的就业、居住和综合服务中心,形成生态、生活、生产有机融合的田园城市空间,增强小城镇服务城市、带动农村的功能,逐渐形成要素集聚、高效协调、充分发展的城镇集群网络。

  32.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补齐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政公用、应急安全、生态环保短板。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推进“街头绿地”“口袋公园”建设,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统筹产业园区、城市街区、景区景点建设,充分挖掘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特色风物,彰显城镇独特魅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常态化综合管理,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深入推进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城市特色片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构建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公租房、长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

  九、聚力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熔铸发展软实力

  立足古都大同的历史文化优势,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按照“大产业、大融合、大建设”的发展路径,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市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大力培育发展特色文化业态,推动“文化+”发展,提升大同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3.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深度挖掘云冈石窟文化内涵价值,加强云冈石窟保护和“云冈学”研究,深度开发云冈文化拳头产品,打造云冈石窟国际旅游目的地,推动“云冈学”走向世界。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提出的“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重要指示,强化系统保护理念,提高文物保护力度。做好考古工作,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加大文物文化遗产的实物性、数字性、抢救性、修复性保护力度,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构建古城文化传承创新核心区,培育“城市博物馆”,将古城打造成为文化展示区,叫响“中国古都、天下大同”品牌。加强北魏文化、军旅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四种历史文化内容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历史文化创意产品。创新非遗传承保护,加快非遗产品化,打造大同非遗品牌。

  34.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大同中心城区为核心,打造北部长城历史文化旅游带、中部生态休闲康养旅游带和南部恒山生态文化旅游带,加快构建“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一核三带”全域旅游目的地。全面整合恒山、悬空寺等旅游资源,加快推进恒山5A级景区创建。推进民俗一条街建设,改造提升云路街、县楼街、鼓楼东西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打造集游览、观光体验、研学科普、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古城全域旅游景区。构建贯通城乡景区的全域旅游公路网,提升完善服务设施,加快推进精品民宿建设,推出边塞风情游、关贸文化游、研学考古游、低空飞行游、桑干河康养游、冰雪休闲游等文旅路线,形成“快进慢游深体验”的文旅业态。

  35.培育发展特色文化业态。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巩固发展文化演艺、节庆会展、文博衍生、文化艺术四类特色文化业态。文化演艺业,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三版) 以古城大型演艺、煤气厂工业遗址音乐文化产业园等为支撑,打造长城金三角演艺娱乐中心。节庆会展业,持续办好国际雕塑双年展、云冈国际旅游节等节庆,创新举办大同古都灯会,将大同市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重要会议目的地城市”。文博衍生业,推动黑陶小镇、多堂剪纸文化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示范区。文化艺术业,做大古玩城,打造北方艺术品交易集散基地。实施“文化+”战略,支持发展文化与工业、科技、康养、体育等融合业态,规划建设一批创意园区,培育新型文化融合业态。

  36.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力推动大同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市、县(区)、乡(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配送文艺演出、文化讲座、艺术教育活动。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实施文化消费惠民工程,举办惠民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创新媒体融合发展,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全方位讲好大同故事,传播大同声音。深入推进报业、广电、文艺院团等文化资产改革。加强文化交流合作,积极引入外部优秀文化企业资源。

  37.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提高政治站位,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推进。用优秀文化涵育文明,深入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和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基层为重点,加快县级“两馆一站”建设,强化镇村文化站建设,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涵育文明。推动广大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十、大胆践行先行先试,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场体系

  牢固树立先行先试是先行先机的理念,用好先行先试这一改革利器,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畅通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以制度创新塑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优势。

  38.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把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推动转型的重要支撑,树立法定职能有限,服务功能无限的理念,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以促进转型为导向,优化完善机构职能体系,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加快政府数字化服务转型,深入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落实全省“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一系统,一城墙”能力建设,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切实推行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发布“零跑腿”事项清单。建立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

  39.持续优化“六最”营商环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滚动推出营商环境改革政策,建立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对标国际规则和先进地区最佳实践,制定各县(区)、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限制,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分层分类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与企业重组。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市场综合监管能力。构建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健全产权司法保护制度,严格规范司法活动,杜绝执法扰企,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服务制度。构建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归集机制、异议处理机制和信用修复机制,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依法依规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鼓励信用服务产品创新和应用场景创新。

  40.构建新型产业促进体系。制定差异化的产业促进政策,打造“一业一策”“一链一策”“一园一策”“一企一策”相结合的政策体系,推行“链长制”,逐步构建政府、第三方服务机构、企业协同合作的新型产业促进体系。完善产业项目引进决策机制、协调推进机制和发展跟踪服务机制,实现从项目立项、落地推进、持续发展的全流程动态服务。拓展推行“承诺制+标准地+弹性出让”、建设用地多证合一等改革,实现拿地即开工。建立开展企业全生命周期便利化服务体系,建立市县(区)两级走访企业、服务包联、服务管家制度,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建立向专业智库购买决策咨询的服务机制,搭建产业促进服务平台,组织专业咨询服务机构和专家资源,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建立健全支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制度。

  41.推进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畅通要素流动渠道,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破解社会资本在大同扎根发展的投资障碍,做好权益保障,让企业能投资、敢投资。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供应机制,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给、点状供地等机制。引导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落户限制,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借鉴对标贵阳等地做法,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探索把大数据基地数据储存资源转化为发展要素资源的有效路径。

  42.深化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产融结合机制,建立健全政策性担保体系,为产业转型项目、新型企业培育提供低成本融资担保服务。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市县(区)财政事权改革,推动地方事权财权匹配。深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改革,组织协调好专项债券发行工作。扩大政府投资引导作用,统筹设立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设立新能源、氢能、储能、文旅等新兴产业等子基金。用好用足国家政策,牢固树立金融服务大同、服务转型、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发挥好大同市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综合效应。高质量推进农信社改革。全力支持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特色支行。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社会资本准入领域,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城市更新、非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建立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机制,规范PPP模式,积极开展基础设施REITS试点。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探索发展能源金融。

  十一、统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牵引,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大力支持农业平台建设,推动全价值链提升、全政策链扶持。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改革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43.全力打响“大同好粮”品牌。把稳粮保供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战略安全底线,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田水利工程。加快推进有机旱作农业向纵深发展,坚持科研和生产、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积极创建有机旱作自主创新示范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智慧农业。加强仓储物流、检验检疫等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围绕“种养加园商旅研”,打好“特色”“优势”牌。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围绕现代农业和“一县一业”产业,加快大同肉业和果蔬产业集聚区建设,构建奶业、肉业、杏果、沙棘、蔬菜、优质杂粮、黄花、中药材(药茶)、薯业、食用菌十大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加工园为载体,加快构建“种植、加工、研发、营销”全产业集群,发展创意农业等乡村经济新业态。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建立大同优质牧草基地。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大力支持农业平台建设,加强电商销售平台、银企合作平台、科企合作平台建设,切实用好“北肉”出口平台,让更多“大同好粮”走出去。

  44.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完善多功能农村便民公共服务平台,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加强长城古堡和传统村落保护,保留特色乡村风貌,建设一批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村镇。深入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三级联创”,打造一批“四美两宜”示范村,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重点提高自来水、公共照明、客运、快递网点等覆盖面,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开展村庄和庭院美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45.推动农村改革落实落地。贯彻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落实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利用农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有序推进农技农经农机“三支队伍”市场化改革。推进农业科技制度和农村金融改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高效配置、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产业协同发展。

  46.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产业就业支撑,紧紧抓住产业扶贫“牛鼻子”,夯实产业基础,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提高产业扶贫质量。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强安置区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完善民生基础保障,推动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排查整治和改造迁建。健全农村困难群体常态化主动发现机制,精准落实社会救助兜底政策,切实兜住兜牢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完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帮扶等机制,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广泛参与帮扶。健全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精准实施金融支持、产业奖补、职业培训、防贫保障等帮扶措施,防止返贫和发生新的贫困,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

  十二、把人才作为转型发展的第一资源,建设人才高地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增强人才获得感,营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为大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47.搭建招才引智体系。制定完善大同市招才引智激励政策,释放人才新政的强磁场效应,引领全市人才工作。持续推进“凤凰人才”计划,重点围绕一流创新生态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建设等制定人才紧缺目录,分领域绘制国内外优秀人才图谱,分类按需引进顶尖人才、优秀人才、急需人才、特殊人才。推进形成全职引进、兼职挂职、成果转化、项目合作等多元化人才引进方式。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发挥高端猎头公司、人才服务机构的人才资源优势及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平台的人才凝聚效应,搭建多样化多渠道的人才引进平台。大力开展“同才回家、同商回家”行动,通过“同才链接”连接国内外大同游子,鼓励和支持“同商”“同才”返乡创业。

  48.构建多元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大同转型发展大讲堂,持续开展人才干部培训。支持举办有助于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生态、促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学术研讨、项目路演、研修培训、文化体育等人才活动。与国内高校、专业机构合作,建立企业家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大力支持能源革命产业园等重点新兴产业载体常态化举办全国性高端技能人才赛事,引进国际一流培训资源开展高级研修和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加快人才本土化培育。支持现代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等重点新兴产业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鼓励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在同设立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职业培训机构。培育乡土人才队伍,为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力支撑。

  49.建立长效留才机制。依托经开区建设大同留学人员创业园,吸纳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推动经开区创建省级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力争高层次人才产业园覆盖大同中心城区。制定实施创新创业人才扶持计划,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和高校毕业生众创空间。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等人才载体的建设,深化央地协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空间。完善人才服务保障,加强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吸引国内外人才在大同发展。建设线上线下融合、跨部门协同、覆盖全流程的人才服务全面保障体系,细化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加强项目奖励、购房补贴、就医出行、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系列人才服务保障,为人才提供“最后一公里”贴身服务。探索引才引智政府购买服务新模式,打造围绕京津冀智力人才的综合服务平台。

  50.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完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统筹抓好人才组织和管理。严格落实好干部标准,启用一批年轻干部,以干部观念和行动转型,营造敢闯敢干、奋勇争先的转型氛围。探索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才管理制度创新,建立体现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鼓励区县因地制宜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量身定做”激励条件。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开展分类改革试点,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深化“放管服”改革,注重向用人主体下放人事权,让用人单位在岗位设置、人员聘用等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鼓励用人单位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推进人才、项目、资金、平台一体化建设,为人才提供广阔舞台,推动人才协同发展,加强区域人才合作,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提高人才配置效能。

  十三、坚持高标准保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大同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坚持高标准保护,系统增强生态涵养能力,践行“两山理论”,构建形成人与自然、城市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模式,全方位建设美丽大同。

  51.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筑“一河两屏六区多廊”生态安全格局,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以桑干河、大清河为重点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和水生态环境修复,实施“五水综改”,加强重要湖泊、大泉、湿地保护修复机制建设。抓好浑源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以云冈区国家级独立工矿区为重点,开展全市废弃工矿和低效闲置土地整治利用,大幅度提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和矿区土地复垦率。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彩化财化行动,完善人工林保护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综合治理,完善绿色生态空间建设机制。

  52.系统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化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持续抓好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成果,全力打造“大同蓝”“大同绿”“大同清”品牌。深入实施“大同蓝”捍卫行动,持续推进“控煤、治污、管车、降尘”行动,提升“大同蓝”品质。继续推进“大同绿”厚植行动,强化森林保育和管理,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着力提升森林质量。持续抓好“大同清”碧水行动,实施碧水保卫战略,强化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域和区域的统筹管理。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打造大同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

  53.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积极开展绿色制造体系试点示范,持续推动企业和园区申报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开展绿色产品认证,申报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积极推进煤炭、制药、化工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工作。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有计划控制碳排放。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全面实施重点领域节水行动,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进非常规水、矿井水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推动工业用地、建设用地和商业用地等集约高效利用。建设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把废弃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构建煤-煤矸石-发电、煤-发电-粉煤灰-新型建材、煤-煤矸石-高岭土产品、煤-发电-脱硫石膏产品等循环综合利用产业链条。推进建筑废弃资源再利用和发展装配式建筑,倡导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54.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完整性及其内在规律,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落实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制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快建立完善林长制,持续加强生态修复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落实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实施绿色产业发展政策,探索建立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充分发挥市县(区)乡(街道)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作用,制定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

  十四、实施人的全面发展战略,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把创造高品质生活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检验,加快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大同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享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5.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人口政策,推进人口结构优化,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加快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人口结构红利、人才红利的转变,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人口监测制度,形成覆盖全市的协同监测工作格局,掌握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的变动趋势,跟踪评估生育政策实施效果。落实完善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善后服务等家庭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维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建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公共养老服务设施体系。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加快“互联网+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发挥互联网和智能化终端设备等服务要素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56.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大收入分配及薪酬制度改革,完善按要素贡献分配的市场化体系。增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的精准性和落实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带动全市城乡居民总体增收,实现富裕大同。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57.狠抓就业技能提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全方位开发就业岗位,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拓展新经济、新业态就业空间,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托底安置。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就业工作,支持退役军人自主就业创业。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支持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实现岗位信息在线发布。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素质提升工程,针对不同对象开展精准培训,全面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或转岗转业培训,组织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实施重点群体专项培训计划。

  58.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水平,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省级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全市核心竞争力。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各级各类数字校园建设应用,实施校园网络扩容提速工程。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59.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坚持应扶尽扶、应保尽保,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功能完备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预防、补偿和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长期护理人才建设,完善残疾人长期护理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健全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社会兜底力度。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60.全面推进健康大同建设。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大同行动,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完善公共服务卫生体系,建立预防型健康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卫生事件能力,健全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构建城乡互动分级医疗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县域医疗集团改革、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实行分级诊疗。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优化结构、均衡布局,不断夯实基层服务“网底”。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促进资源配置向基层倾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医疗集团改革,提质增效,大力支持区域医疗中心做大做强做优。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推广远程医疗。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推进实施健康知识普及,提升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健康产业。

  十五、系统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守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时代精神,将坚持转型综改的重大使命和治理现代化总体安排有机结合、相互贯通,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一以贯之、一体推进,奋力谱写好“中国之治”的大同篇章。

  61.建设法治大同。坚持科学民主立法,做好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制定,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坚持依法治市和以德治市相结合,着力构建法治政府,严格依法履职,大力推行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制度。继续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区、法治乡镇、民主法治村(社区)四级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水平。继续深化法治机关、法治企业、法治学校创建活动,着力在提升创建层次和创建水平上下功夫。广泛开展农村(社区)学法用法示范户、个体工商业学法用法示范户、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活动,示范引导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持续深化多领域依法治理。

  62.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到精准发力,确保城市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实现精准服务。以科技赋能社会治理创新,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建立智慧管理平台,开展执法管理、市政管理、环卫保洁、河道管理、城市应急等多项业务,强化部门对现场动态事件的发现和处置能力。加快建立分层分类的公共服务体系,夯实社区公共服务基础。

  63.抓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制。完善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社会治理方式。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丰富公共服务供给。培育发展与社会治理事务相关的社会组织,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加强志愿服务工作,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建立健全人民意见征集制度。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聚焦“放管服”改革,行简政之道、开便利之门,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创新完善科技支撑社会治理机制,建设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信息综合、指挥调度、联动处置体系。提升网格服务管理实效,建强建优基层治理阵地,深入开展“三零”单位创建。

  64.建设社会信用体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突出服务决策、惠民便企两条主线,建成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大重点领域的诚信体系和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打造诚信政府,加强政府违约失信问责机制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在行政审批事项中的应用,实行信用“容缺受理”。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市场,推动征信、信用评级、信用保险、信用担保、履约担保、信用管理咨询及培训等信用服务发展。积极探索信用信息应用场景,围绕政务服务、金融服务、政策兑现等方面重点突破。建立健全地方性信用法规制度,充分保障各类信用主体的合法权益。加大信息归集力度,提高信息精度,完善社会主体信用档案。

  十六、筑牢区域安全屏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大同

  把区域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把实施安全战略贯穿到区域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风险,筑牢安全屏障。

  65.统筹加强风险防控。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升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的治理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维护粮食、能源、资源安全,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加强对危化品、矿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排查,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全程溯源和安全监管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

  66.持续建设平安大同。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健全最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大力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防发生重特大公共安全和生产责任事故,保持社会安全稳定。加强建设应急管理指挥体系、责任体系、预案体系、法规标准体系和安全教育体系,健全监测预警、会商预判、信息共享、分级响应、指挥联动等工作机制。围绕重大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公共卫生防疫,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完善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进一步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各项打击整治行动,下大力气整治扰乱社会秩序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人民安宁。

  67.加强国防动员及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定落实党管武装、党管国防动员职责。巩固传统动员体系优势,推进智慧国防动员建设,促进应急应战融合发展,完善国防动员体系。聚焦军地重大战略领域,深化军地资源共享和双向支撑拉动,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优化民兵调整改革,全面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发挥国防后备力量生力军作用。支持驻同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提升双拥共建水平,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十七、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转型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水平,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

  68.加强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践行初心使命,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任务,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贯彻到各项工作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强化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和监察机关监督责任,强化政治监督。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完善党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工作的领导,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创新发展。

  69.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提高人大履职能力,增强人大整体功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优势和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丰富完善基层民主实践形式。

  70.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定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切实为基层减负。坚持正风反腐,形成“不敢腐”的高压震慑。坚持正章立制,进一步健全监督体系、突出政治监督、完善监督制度,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坚持正心铸魂,形成“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持续纯净优化来之不易的良好政治生态。

  71.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按照本次全会精神,制定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战略举措、重点任务,确保“十四五”规划有序实施、落地落实。强化财力保障,加大资金整合统筹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树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建立健全谋划储备项目、年度建设项目、转型标杆项目、重点工程一体化推进体系,聚焦“两新一重”,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工程。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考核机制,确保“十四五”规划落到实处。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教育周刊
   第07版:健康周刊
   第08版:国内新闻
中共大同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关于《中共大同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审议稿)》的说明
全面加快新征程蹚新路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