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大同市创新发展服务平台

打破发展区域壁垒 提升企业创新指数

本报记者 纪元元

  步入“十四五”时期,以科技创新缔造新发展动能,仍是重中之重。大同市创新发展服务平台自落地以来,利用新思路、新模式,端起科技“望远镜”,竖起创新“方向标”,握紧发展“金钥匙”,架起我市企业与北京服务端、创新端的“最短距离”,积极打破创新发展区域壁垒,不断提升大同企业创新指数。

  “在市发改委的指导下,以服务平台为杠杆、以离岸基地为支点、以创新券为扭矩,助力大同创新生态建设,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是大同市创新发展服务平台的职责和使命。”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激发大同企业创新活力,释放“四维”创新服务潜能,2020年中关村智造大街-大同服务平台共对接企业480余次。与此同时,作为我市企业在北京的“创新家园”,大同企业离岸创新孵化基地(北京站)已吸纳25家大同优秀企业入站,拟筹并全站激活研发经费总投入达2.449亿元,持续将新技术、新资源纳入基地服务体系,为更多企业带来技术发展、项目创新的新思路和快方法。

  “‘欲破坚冰,政策先行。’大同能源革命专项创新券作为我市创新发展的支撑手段,旨在重点支持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研发设计、分析检测等科研相关活动。”该负责人介绍,自面向大同企业服务以来,创新券已打通40个企业项目的研发及创新痛点,推动我市逐步形成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的良好氛围。

  2021年度,大同市创新发展服务平台将紧紧围绕“一切为了转型、一切服务转型”工作格局,牢固树立“创新为上”发展理念,全面构建有利于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创业潜力有效激发、创造动力竞相迸发的创新生态,通过大同市国际能源革命科技创新园空间载体建设中关村大同科创中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开创虚拟入站、流动入站等资源共享新模式,不断创新赋能手段,激发企业内部活力,助力大同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标题导航
张吉福在云冈区暗访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
~~~
~~~武宏文主持召开市政府办公会
1月13日《人民日报》“文明的力量”专栏刊发文章 山西省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人民日报记者 郑洋洋
大同市创新发展服务平台~~~本报记者 纪元元
一位市民建议~~~
~~~——二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能源革命·转型发展
   第04版:要闻
   第05版:今日平城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7版:新闻特稿
   第08版:走进云冈
坚决落实落细防控措施 扎紧扎牢严密防线
习近平主席复信美国星巴克公司董事会名誉主席霍华德·舒尔茨
打通创新供需通道 激励科技成果转化
种下德育种子 激活自信动力
打破发展区域壁垒 提升企业创新指数
积极推动大雄高铁建设
锚定宏伟蓝图奋勇前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