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发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给疫情防控敲响了警钟。除却天气寒冷客观上有利于病毒存活、人口跨区域流动造成病毒扩散等客观原因,针对防控存在哪些薄弱环节、主观过失和违法违规行为,应当深刻反思、认真整改。
分析本轮疫情不难发现,因防疫意识淡薄而扎堆聚集,为病毒快速大面积传播提供了温床。在河北、黑龙江等地近期疫情中,农村地区临近年末走亲访友、赶集、红白喜事等活动较多,造成人员聚集,从而频频“爆雷”;在吉林省,一名输入病例曾与多场集中营销活动有密切关联,已造成“1传102”的“超级传播”。此外,有症状自行服药未及时就医、农村基层缺乏发现报告意识、医疗条件薄弱等原因,也使防控陷入被动。
跳出这几个省份来看,怕麻烦的怠惰情绪、“不会有事”的侥幸心理、“与我无关”的不负责任态度,正在让病毒有机可乘。入冬以来,在空气流通不好的室内,已有不少人摘下口罩,扫码登记、测量体温等程序在某些公共场所已形同虚设。
疫情远未结束,个人做好积极预防仍是避免感染最有效的办法。不扎堆、少聚集、一米线、戴口罩……这些举措不应停留在口头,也不该随着形势好转而被抛诸脑后。一旦防控歇歇脚、松松劲,病毒就会乘虚而入,蚕食我们前期来之不易的战果。有关部门和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应尽快压实责任,严格依法依规,查漏补缺,防止防控“断链”。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让我们打起精神,从我做起,守好自己的“责任田”,不再给病毒反扑的机会,不让“大意”或“不负责任”毁掉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田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