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9省份倡议“就地过年”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7部门近日印发通知,将于1月21日至3月底在全国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鼓励引导农民工等务工人员春节期间安心留在就业地。
@在外务工的你,这个不一样的春节,为了你的“小家”和我们“大家”,安心留下可好?
发消费券、减免门票、技能补贴
多省份出“实招”留你过年
45岁的叶国栋,是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装配工人。往年都要返回老家农村过年的他,今年和妻子商量,打算春节留在杭州。
“回家‘年味’肯定更足,但路上还是有风险,万一要隔离更划不来。毕竟有健康,才有团圆。”叶国栋说。
“出门有风险,钱包还会扁;过年留公司,亲情不会减。”“隔离十四天,不如留下多挣四五千。”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多在外务工者像叶国栋一样选择留下。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河南等29省份陆续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一些地方针对外来工推出了免费邮寄年货、减免景区门票、发放购物券等多项鼓励政策。
用工大省广东,各级人社部门早早发出“致务工朋友们的信”,建议大家“过节不回家,把平安捎回家”。各级工会计划投入至少2600万元,向留下的工友们赠送18万份以上慰问年货或新春网购券。
广东肇庆除提供外地务工人员每人300元补贴外,还将送出消费券、A景区游览券、免费电影票、免费技能培训等“暖心大礼包”。
福建泉州将给外地职工发放每人200元网上红包,困难职工家庭每户给予1000元补助,春节期间取得职业证书的最高还可获得3000元补贴。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1月21日至3月底专项行动期间,将鼓励企业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落实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适当提高补贴标准,支持中高风险地区、重点行业,引导企业不裁员少裁员。
按照专项行动安排,各地还将组织多种形式的“送温暖”和集体过年活动,餐饮商超、医疗卫生、治安消防等服务供应不断线,让务工人员留在就业地安心过春节。
派红包、充流量、发活鱼
企业为“留人”也是拼了!
“是否被逼婚?是否被相亲?何以解忧,唯有留守。”“公司福利这么好,过年留守要趁早,留守加班可尝试,额外奖励两千四。”近日,企业挂出的一串串标语在网上走红。为鼓励员工“就地过年”,各大企业使出浑身解数。
“我们给所有员工准备了超市购物卡,将在节前、节后派发过年红包、开工红包。大年初二还会给留下过年的员工发放年货。”杭州东华链条集团管理部副总经理刘冬根告诉记者。
“目前已有1200多名外地员工确定留下过年,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预计今年春节期间企业的支出可能增加30%。但留员工过年是为了更好地生产,也增加了员工的稳定性,我们认为这钱值得花。”刘冬根说。
“今年春节劝家政工留在上海比往年容易,公司会奖励所有留守员工200元,干活多的最高奖励1000元。”上海家事佳家庭服务公司董事长李娜说。据记者了解,有的家政公司鼓励员工“五一”假期再回家,届时报销返乡车票。
“就地过年,不是将就过年。”中国建筑集团国内在建的12000多个工地,频出“鲜招”鼓励引导农民工坚守当地过年。天津地铁七号线项目部为留下的工友们集体办理退票,提供充值话费和流量服务,还采购米面油、干果等年货;武汉北辰经开优+项目部捕捞了放养半年的千余斤鱼,发给就地过年的职工和106名农民工友。
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表示,春节后的“招工难”也是常年困扰企业的一大问题。近几个月来,部分行业外贸贸易订单增加,一系列稳岗留工举措,能提高员工黏性、有效缓解节后劳动力紧缺形势。
加班工资、错峰放假、弹性调休
落实待遇保障最能留人稳心
留下过年可能增加企业负担,会不会找理由被解聘?春节坚守岗位,加班工资怎么算?
针对这些焦点问题,北京市人社局近日会同多部门发文明确,外来务工人员留京过年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违法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要求依法保障2月12日、13日、14日三天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发三倍工资,11日、15日、16日、17日四天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补休的,支付不低于200%的加班工资。
“专项行动期间,将推动各地落实好工资、休假等待遇保障,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错峰放假调休,以岗留工、以薪留工。”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亲情难舍,春节是仪式,也是一种情结。
“我在大连打工13年了,老家是黑龙江绥化的,今年疫情回不去家,爸妈你们要保重好身体。”
“就地过年没啥,就是希望企业和工厂解决好打工人的吃住问题,等年后能让我们回乡轮休。一年也就回去一次,家里老人和小孩很久没见了。”
“工地停工,饭店餐厅都关门,工棚冷飕飕的,这些能不能协调解决好,给在外漂泊的游子提供一个更温暖的港湾。”
“28年来头一次要独自在外过年,感受可能会很不一样。留下就是做贡献吧,期盼能有防疫和团圆的最优方案。”
网友们的留言,蕴含对各地倡议的响应支持,也透出了诸多期盼。
对此,七部门在通知中强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春节期间连续生产的重点企业给予适当支持;及时对符合条件人员兑现失业保险待遇、临时生活补助,避免发生困难群众求助无门。
在保障好就地过年之外,部分地区也正在细化措施方案,全力帮助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安心、舒心过好年,让在外务工人员减少后顾之忧。
新华社记者 姜琳 王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