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发挥资源优势,打出了“生态保护扶贫、生态建设扶贫、生态产业扶贫、生态补偿扶贫”四套组合拳,形成以生态保护助力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促进生态保护的“生态脱贫”之路。
“通过一系列生态项目,我们带动近200万人次农牧民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增收。”19日举行的青海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邓尔平说。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十三五”期间,青海林草系统累计安排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保护与建设等项目资金222.1亿元,完成大规模国土绿化2116.4万亩,黑土滩治理712万亩,草原有害生物防治14033万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控1549.46万亩,人工种草58万亩,中度退化草原改良补播904万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873.6万亩。
如何让世代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农牧民分享生态红利,政府在不断探索。
邓尔平说,青海将生态资源管护同生态公益性岗位开发紧密结合,统筹相关资金设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管护岗位,在全省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4.99万人从事林草资源管护,五年累计发放劳务报酬39.6亿元,年人均增收近2万元,三江源地区达到2.16万元,带动了近1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实现“一人护林,全家脱贫”。
藏族牧民阿松家住澜沧江源头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几年前,他被政府聘为生态管护员,平日放牧同时,他还要负责做好当地野生动植物监测、三江源雪豹红外线相机监测等,和其他牧民一道,成为政府保护的重要补充力量。
“我的家就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在保护家园同时一年还有2万多元收入,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力量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给后代留下一片净土。”阿松说。
目前,青海省还有非建档立卡生态管护员近10万人,在带动农牧民群众脱贫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农牧民群众亲切称为“暖心工程”。
青海发挥贫困地区林草资源丰富优势,大力支持发展经济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药材、草种繁育、种苗花卉和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林草产业年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林草龙头企业达到44家。
“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得到推广。政府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分红、劳务等方式,带动就业近30万人,带动农户近12万户、40万人,支付各类劳动报酬近15亿元,户均增收1.2万元,人均增收近4000至6000元。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乡边麻沟村共有162户、612人,当初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共有10户。每年盛夏时节,这里的山花竞相开放,山泉水穿村而过,秀美景色让游客流连忘返,是远近闻名的“花海村”。
46岁的周治林以前是边麻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用独特的花海资源,他和家人开起了农家乐,高原美食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味蕾,也让他摘掉了贫困帽子。“以前我们主要收入就是种地,现在随着环境越来越好,村里很多人开起了农家乐,每年我们农家乐收入近9万元。”
此外,为了让更多贫困户增加劳务性收入,政府在造林、封育、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病虫鼠害防治等项目实施时,积极鼓励优先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生态建设,采取“先建后补”政策完成营造林任务70万亩。
目前,生态工程带动176万人次参与,人均增收4557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万人次,人均增收3365元。全省各地已建立造林(种草)专业合作社387个,累计带动4768名贫困社员人均增收2852元。其中村集体成立专业合作社27个,共增收205万元。
邓尔平说,偏远的林区牧区,往往是贫困程度深、群众增收难的区域,但也是林草资源量大、国家补偿政策受益大的地区。
政府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湿地补偿等国家补偿补助资金,增加贫困地区群众收入,促进脱贫致富,5年累计补贴农牧民各类生态直补资金29.5亿元,为如期实现脱贫、巩固减贫成果、全面实现小康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青海省林草局局长李晓南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十四五’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时期,我们将继续发挥林草优势,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记者 李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