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韩云峰) 塞北高原金风送爽,古都大同群贤会聚。10月1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123期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战略研究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院士论坛在我市开幕。本次论坛既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视察大同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文物保护工作重要论述的一次重要活动,也是我市认真践行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工作部署、全力推进云冈学建设的重要举措。
省文物局局长刘润民,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峻,省科技厅副厅长牛青山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为石窟寺保护与传承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揭牌。副市长翟永清致辞。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等来自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以及长期工作在文物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会议。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局主办,通过文物保护现场调研、学术报告以及远景规划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明确文物保护面临的瓶颈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支撑文物保护工作快速健康发展,服务我国文化强国的战略需求。石窟寺保护与传承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落户云冈研究院,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云冈文物研究与保护的重要平台。实验室将聚焦石窟寺文物保护与传承利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构建砂岩质石窟寺的文物保护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文物创新体系。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翟永清在致辞中表示,大同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不断推动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落地见效。全市文物工作连续多年走在全省前列,多次受到省级和国家级文物系统表彰。作为东道主,大同将全力打造和谐友好的工作机制和平台,为论坛提供优质、高效、周到、热情的服务,确保活动圆满成功。欢迎各位嘉宾在同期间多走走看看,逛一逛“中国古都、天下大同”,品一品“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为大同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和城市转型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是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杨玉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教授袁道先,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于起峰等中科院院士分别作了《中国传统纸质文物保护相关的科学与技术问题》《石质文物保护的水问题》《应县木塔变形监测相关摄像测量技术》等报告。部分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前往云冈石窟和应县木塔开展现场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