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建设文化强市 彰显名城魅力

——论贯彻落实市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中国共产党大同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绘就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对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魅力等工作作出重大部署、提出远景目标。这就要求全市上下坚定文化自信,把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按照“大产业、大融合、大建设”的发展路径,推动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彰显大古都、历史文化名城的独有魅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城市的根与魂。大同文脉悠长、文化厚重、禀赋独特,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生机无限、前景广阔。

  建设文化强市、彰显名城魅力,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的关系,有重点地开展系统考古挖掘,保护好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及文化生态,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加强云冈学建设,高起点实施长城整体保护,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运用先进技术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实施“文物+”工程,推动文物、遗产有效活化。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机制,吸引更多人加入文物保护利用行列中。

  建设文化强市、彰显名城魅力,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坚持大企业引领、大平台承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博会展、数字服务、影视制作、大型演出、线上演播等新兴文化业态,培育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打造一批有价值、有口碑的区域文创品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基地,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实景精品演出剧目,推动文化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建设文化强市、彰显名城魅力,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荣辱观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作奉献的良好风尚。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高标准建设“诚信大同”,统筹推进城乡群众文明创建活动,按照“一年补短夯基、两年重点攻坚、三年冲刺夺牌”思路,力争入列全国文明城市。

  建设文化强市、彰显名城魅力,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围绕增加游客、增加收入、增加美誉度三大目标,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1+4+3”文旅产业提升工程,重点打造云冈、恒山、长城、古城四大核心板块,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实施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开发一批精品旅游产品,布局一批特色文创园区,串联景区、景点、景色,贯通文化、文明、文脉,融合民食、民宿、民俗,构建以“中国古都·天下大同”“塞上长城”“清凉古都·消夏大同”为主的全域旅游品牌矩阵。点燃文旅夜经济,打造古都“不夜城”。全面启动景区倍增计划,完善恒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成功创建5A级景区,到2025年新增10家A级景区。

  建设文化强市、彰显名城魅力,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高质量实施“五个一批”文化项目,打造文化精品力作,推动文化人才本土化、普遍化。通过赛事牵引,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品牌化。充分利用好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集全民阅读、文旅融合、艺术生活于一体的多功能城市文化会客厅。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在市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彰显名城魅力,无疑正逢其时,让我们凝聚起磅礴力量,在奋进的征途上绘就新精彩、写下新诗章!

 
     标题导航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时代楷模”张连印事迹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
~~~张强率队赴太原海关、山西省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对接项目
~~~——论贯彻落实市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
~~~
~~~——村民眼中的“绿化将军”
~~~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地产周刊
   第07版:广告信息
   第08版:专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 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践行“两山”理论 建设美好家园
助推经济贸易大发展 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
建设文化强市 彰显名城魅力
“云冈杯”第二届全国魏碑书法双年展开始征稿
“老汉是个能吃苦不忘本的好人”
图片新闻
我市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4.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