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申力) 10月23日,由人民网主办的2021乡村振兴大会在山东淄博市举行。经过组委会初选、展示、初评、终评等多个环节,“大同黄花”获评“2021乡村振兴示范案例”和“人民优选(乡村振兴)十大产业示范基地”两项荣誉。我市在会上作了题为《小黄花大产业,让振兴之花在大同越开越艳》的主旨发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花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牢记嘱托、笃行实干,全力推动黄花特色产业提质升级,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牢基础。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在夯实产业基础上发力。强化政策扶持,编制完成各类黄花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支持黄花产业发展。二是注重标准制定,在提升产业质量上发力。突出种植标准化、加工标准化、品牌标准化,着力提高黄花品质和产量。目前全市黄花种植面积26.5万亩,其中绿色食品认证9万亩。三是注重提档升级,在延伸产业链条上发力。重点在创新驱动、龙头带动、农文旅联动上下功夫,已开发出100余种黄花产品,打造的“黄花+”模式带动旅游收入2亿多元。(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四是注重市场导向,在拓展营销渠道上发力。着力在深化合作共赢、优化线上布局、强化线下营销三方面抱团发展,今年全市黄花产业总产值预计可达30亿元。成龙先生为“大同黄花”代言,品牌知名度逐年提升。五是注重服务保障,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发力。通过建立金融保险机制、专业帮扶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带动13.2万人实现增收,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据悉,今后我市将持续在科创成果转化、龙头企业带动、标准化引领、挖掘黄花文化内涵上下功夫,让“大同黄花”真正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乡村发展的“振兴花”,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践行萱草忘忧、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