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燕) 当前,我国多地报告本土确诊病例,发现多条传播链条。截至11月5日24时,疫情波及20个省份,叠加冬春季季节因素,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对此,我市各部门积极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严把“人”防线
筑起疫情防控“铁壁”
“您好,请问您是从哪里来的?请配合我们为您检测体温……”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按照市疫情防控办通知,自10月26日起,由公安部门牵头,交通、卫健部门配合,开展环省(市)高速公路、机场、车站卡点查控工作。公安、交通、卫健部门的工作人员化身“大白”,24小时坚守各自的岗位,有序开展防疫查控工作,对入同返同人员“逢人必查”,全力筑牢疫情防线。在大同火车站出站口记者看到,每一位旅客都需经过测温门,现场的医务人员和车站工作人员不时提醒旅客戴好口罩,还会对其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等进行查验。
为切实发挥好零售药店“监测哨点”作用,守好疫情防控“前哨关”,我市要求各药店严格执行“一退两抗”药品登记销售,同时对药品零售进行全覆盖专项排查。全市药品零售企业在销售“一退两抗”药品时,要索取购药人员的身份证信息进行登记,测量购药人员体温,并查验购药人员的健康码和行程码。对体温正常,健康码显示绿色,且行程码显示14天内未出入中高风险地区的购药人员,方可销售退热、抗病毒和抗菌药品。
严把“物”防线
抓实冷链物流管理
为了进一步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防严控进口冷冻冷藏肉品(含水产品)带入性新冠病毒传播风险,从去年11月1日起,凡进入我市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进口冷冻冷藏肉品,必须通过大同市进口冷冻冷藏肉品总仓,严格落实总仓检测、消杀等管理制度,做到“凡进必检、凡进必消、人物同防”。据了解,我市进口冷冻冷藏肉品总仓实行闭环管理,并设有待验仓和合格品仓两个仓,辖区疾控部门负责对总仓食品、物品、人员等开展核酸检测,市疾控中心不定期开展飞行检查,坚决堵住通过进口冷冻冷藏肉品传播新冠肺炎病毒的风险漏洞。
“双11”临近,快递物流企业迎来旺季,市邮政管理局要求各寄递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大了对邮件的消杀力度,快递员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规定,在处理和运送快递包裹过程中,佩戴口罩和手套,对包裹消杀后再进行投放,确保包裹能够安全送到客户手中。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紧盯重点场所
守护健康不停歇
“同志,我年龄大了不会用手机查健康码,该怎么办?”“别急,您可以走旁边的无码通道,有工作人员会帮您登记……”日前,记者在市五医院看到,为了防止聚集,该院门诊大厅门口附近放置了多个健康码和行程码扫码牌,进入门诊大厅的通道也是“S”形。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市各医院要求所有进入医院就诊和陪护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主动出示实时更新的健康码、行程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流行病学史问询和预检分诊。无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手机没电、无微信等人员走人工通道完成预检以及分诊。同时各医院为方便患者挂号,提供健康山西APP公众平台、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现场预约、自助挂号机预约等多种挂号平台,实行一医一患一诊室。为了满足应检尽检、愿检尽检人员的需求,按照院感标准从挂号、候诊、检测、取结果等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重新设计,尽可能缩短患者排队等待的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近日,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市文化和旅游局也要求各景区(点)、文化场所对疫情防控相关措施进行升级,并严格执行“限量、预约、错峰”要求。科学合理设置游客接待上限,严格落实门票预约制度。实行实名制购票,做到可查询可追踪。对进入景区(点)和文化场所的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核验健康码,体温和健康码正常者方可进入。在密闭场所、人员密集的室外场所,游客均需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保持交通、购票、游览、休息、餐饮等场所人员间距,落实“一米线”要求。同时,我市体育部门目前对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进行了延期,日常群众健身也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