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赵永飞:雕刻艺人的文化情怀

本报记者 赵永宏

  走进鼓楼东街、鼓楼西街、潘家园的部分店铺,金字仿古招牌十分惹眼,再配上门上的一副对联,更增添店铺的文化气息。

  走进拥军路一家土得掉渣的手工艺品工作室,一位雕刻艺人正在将一块块石头打磨成精细的美玉。透过这一块块美玉,我们看到了云冈大佛、露齿菩萨、城墙美景……

  这就是大同木雕、砖雕、石雕技艺。

  这位雕刻艺人就是年轻的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赵永飞,平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多年来,赵永飞始终心存一份感恩之心挖掘大同旅游工艺品和非遗文化。在他看来,大同石雕作为平城区整理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项目的典型代表,其艺术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品质。近几年来,他又把木雕、砖雕制作技艺用于古城四合院门楼、牌匾装饰,同时配以与店铺风格近似的对联雕刻,彰显古城古韵。

  赵永飞来自广灵县南村镇,从事雕刻技艺已经二十余年。广灵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求学经历开启了他的雕刻之路。毕业后辗转全国各地,参与嘉峪关“醉卧沙场”群雕、张掖马可波罗雕像、五台山清凉寺石牌楼,以及云冈石窟“古道车辙”等多个大型雕塑制作。

  赵永飞是个善于琢磨的年轻人,在这个领域不断探索,不断研发新产品,是他一直以来的目标。他的雕刻以“云冈”为主题,以琴声月色为背景,刻画出一幅天人合一的优美画面,其布局合理,线条流畅舒展,意境优雅。不少游客称赞其雕功“北魏造像特色鲜明,作品静中有动,美观精致”。

  玉石雕刻是一种在石头上跳舞的工艺技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石雕工程就是著名的云冈石窟群工程。最让赵永飞自豪的是,他为云冈石窟雕刻的“古道车辙”石碑。至今这一碑刻还安置在云冈石窟景区,成为游人拍照的好地方。

 
     标题导航
~~~——云冈区举办青年干部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侧记
~~~——“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全市职工主题征文颁奖仪式纪略
~~~——“华联农业杯”大同长城八景评选颁奖仪式侧记
~~~本报记者 赵永宏
~~~——大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小记
~~~本报记者 赵永宏 赵小霞
~~~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信息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文旅周刊
   第07版:广告信息
   第08版:广告信息
展青年风采 谱爱党新篇
用文字抒写职工情怀
大同长城“八段锦”
赵永飞:雕刻艺人的文化情怀
让大同非遗融入生活
好一幅壮丽的灵丘山水画卷
北大教授倪润安为我市捐赠图书
《大同市地名志》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