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田雁) 为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2021年,我市将建设10所数字化校园示范校作为市政府10项民生实事之一。近日,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3月以来,我市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建成了11所数字化校园示范校,提前超额完成了今年建设10所数字化校园示范校任务。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战略,以建设“智慧教育·数字化校园”为突破口,打造市、区(县)、学校三级架构的教育云平台,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了无处不在的学习空间。2020年,我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投资669万元为大同二中、大同三中、北师大大同附中、市实验小学、平城区45小等5所学校校园网络提质增速,配备了网络安全设备、远程同步互动教室、创客教室,建设了教育大数据平台。今年初,省级专家组通过在线视频方式进行线上询导,并从支撑环境、信息化应用、用户信息素养、网络安全、保障机制等5个方面开展评估,最终确定大同三中、北师大大同附中、平城区45小为“省级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校”,市实验小学、大同二中为“省级数字化校园重点培育校”。
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今年,我市继续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建设,共计投入资金3147.49万元,建成了市实验中学、平城区平城中学、云冈区平泉中学、新荣区第二中学、云州区城镇第三小学、阳高县培仁学校、天镇县第一小学、浑源县凯德世家小学、灵丘县第一中学、广灵县第一小学、左云县东南小学等11所数字化校园示范校,目前硬件建设全部完工,相关手续办理本月底完成。其中,市实验中学成功引入人工智能系列课程,建成了全省中小学校首个人工智能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