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7日“大雪”

  新华社天津12月5日电 (记者 周润健) 《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2月7日5时57分将迎来“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开始。专家表示,此时节,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会迎来降雪,雪后气温下降,寒冷加剧,公众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流感等疾病侵扰。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每年公历12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时,“大雪”节气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一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

  所谓“大雪”,是指“至此而雪盛”,预示着雪将由小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特别是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汇的地区,雪会下得很大,范围也更广。

  “大雪”期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都会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呈现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场面。随着冷空气不断南下,江南地区气温持续下降,冬意日浓,偶尔可见“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景色。

  罗澍伟表示,积雪覆盖大地,可使越冬作物不至因寒潮而冻损;雪中含有氮化物,融化后既增加了土壤水分,又有一定的肥田作用。

  “大雪”前后是制作腌腊食品的好时节。“人们把肉、禽、鱼等精心腌制后,风干保存,待春节时享用。”罗澍伟说。

  “大雪”还是进补的好时节。罗澍伟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说,“补”就是适当多食热量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使营养物质最大限度转化成能量,促进新陈代谢,去寒就温,让人体阳气升发,以提高免疫功能,并非专指各类补益食品或药品。

  粥,被誉为“天下之第一补物”。“大雪”到来,常食各类粥品,可增加热量和营养,利于温阳散寒,起到养心除烦、固肾益精、养阴益气或健脾养胃、消食化痰的作用。但粥在食用后容易使血糖快速提升,糖尿病患者需控制食量。

  出行起居方面,应注意随时添加衣物以及头、背、足部的防寒保暖。要重视日常保健,多锻炼,常通风,勤洗晒,坚持睡前热水浴足和足底穴位按摩,可起到抗寒、暖身、防病的作用。

 
     标题导航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述评之二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
~~~
~~~——各地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纪实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信息
从“实”字看为民族复兴奠定更强大物质基础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
外交部网站发布《美国民主情况》报告
步履坚定,共绘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7日“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