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郝雨) 12月9日,全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艾凌宇,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明厚,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刘若亮,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白永旺,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郑黎明出席。
会议发布并解读了政法机关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四项机制”,颁发了执法司法监督员聘书,与会人员共商发展良策、共谋发展大计,进一步推动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艾凌宇在讲话中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此次制定出台的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四项机制”,是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政法系统整体工作合力的具体举措。要以包容审慎为原则,严格贯彻执行领导小组制度,定期对各政法单位进行督导指导,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贯彻执行联企制度,建立工作台账,为企业推行法律套餐服务。要贯彻执行快速处置制度,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专门人员协调对接的企业诉求办理体系,进一步强化涉企事项处办质效。要贯彻执行信息反馈机制,进一步畅通政企双向沟通渠道。她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超前意识、实干意识,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在共享发展上实现新飞跃。
艾凌宇强调,全市政法机关要优化服务理念,持续在“软环境”上下“硬功夫”。要着力规范行政执法,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着力提高司法效能,大力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护合法权益,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着力强化法治监督,进一步畅通问题反馈渠道,持之以恒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