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按信号灯指示安全过马路”,“你好,请把共享单车放在定点位置”……进入严冬,虽然寒风刺骨,但忙碌在城市街头的志愿者身影让人心生暖意。志愿者的劝导,不仅让交通更加通畅有序,温馨的话语也让每一位交通参与者深深感受到遵章守规的重要性,增强了将交通规章转化为文明行为的自觉性。自全市上下同心一力投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方方面面的文明成果温暖着千家万户,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在点滴嬗变中不断提升。
城市文明不文明,关键看市民。从获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特别奖的帮助老人拎重物的大同最“暖”夫妻,到拾金不昧将乘客丢失财物原物归还的雷锋“的哥”张进军;从全市网友积极踊跃参与评选出的十位“最美家乡人”,到层层推荐、严格筛选,评选出来的160位“新时代大同好少年”;从以雪为令,保障群众安全出行的志愿者,到为“城市美容师”提供关怀免费服务的爱心商家,“创城”工作让文明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人的心田、茁壮成长。大到城市面貌的改善、市容环境的保护、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小到关心一个垃圾桶、一个下水井盖的损伤与缺失,甚至不乱扔一个烟头、不随地吐痰,愈来愈成为人们的自省自励自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不断提升的公共责任意识,切实增强了市民群众的归属感、荣誉感、幸福感,为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加力奋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不是短期行为、突击行为,而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需要我们锲而不舍地持久努力。按照相关行动计划,对照相关测评体系,为期三年的创建工作,量大而面宽,任务艰巨繁重,我们既要把每一次的测评作为一次大考,也要把测评作为推进工作的良好契机,在巩固既有测评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提升和推进,坚决克服“任务艰巨难创”的畏难情绪和“不抓平时抓突击”的侥幸心理,不懈怠、不松劲,以志在必得的信心决心,一鼓作气、一气呵成,坚决打好打赢这场攻坚战。
作为反映一个城市综合发展成果的最高荣誉,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竞争中最具价值的“金字招牌”。尤其要认识到,创建文明城市,不仅仅是为了争荣誉、拿牌子,根本目的是通过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大同争取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嘱托,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转型发展蹚新路要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政治任务、重要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必将书写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崭新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