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曹珂) 近日,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13个单位被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命名为“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这是该校深入贯彻落实“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要求中所取得的又一成果。
11月初,该校与团市委倾力配合,挂牌“大同市首家体验式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把科普创客、民宿文化、当地历史演进、生命安全等内容成功嵌入基地建设,更好服务青少年成长。
11月15日,该校开展了以“法律护我成长”为主题的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全力增强全体师生学法、懂法、守法的法治观念。如师生共同举行法治主题的升旗仪式、开展专题法治教育讲座,观看影片《法官妈妈》。通过一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性,充分提升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用文明法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12月初,该校开展了全省教育系统“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成立了法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该校校长于海军总负责,抓好法治教育制度的制定、健全和贯彻实施。为保证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于海军多次召开法制会议,明确“以法制教育为突破口,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和效率,确保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进一步牢固确立“德育为先”的教育指导思想,与学校法治小组、班主任等各方面共同探讨、统一思想,确保法治教育的一致性。同时,该校通过启动仪式、宪法晨读,利用PPT和小视频进行法治宣讲,集体宣讲和分班宣讲相结合,通过视频记录激发学生兴趣。此次宣传周活动内容和学生密切相关,切实提高了宪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据悉,该校着力创新法治教育形式、丰富法治教育内容。校内的法治知识、禁毒教育、交通法规、模拟法庭等展厅皆采用图解、声光电、音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向青少年灌输法律知识。青少年通过角色扮演,参与“模拟法庭”,再现案件庭审全过程,零距离体验和了解法庭审理的程序;通过模拟现实驾驶、安全带碰撞实验等高科技手段,亲身体验模拟各种环境场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内生动力。法治教育以实物展示、案例分析、互动游戏、法律知识测试等并以现场答疑解惑,对青少年进行犯罪预防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突出互动性,积极引导法律专业领域志愿者参与到青少年法治教育宣传活动中。
于海军表示,作为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我们要进一步丰富普法内容、创新普法形式、加强基地管理、整合利用资源,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为加强法治山西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