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寒冬绿意浓 大棚“丰”景好

本报记者 杨榕刘

  一片片翠绿就在眼前,油麦菜、生菜、苦菊长势喜人。12月22日,记者走进云冈区西韩岭乡仝家湾村,感受到了大棚里的好“丰”景。

  “这油菜苗,马上就能在市场上销售了,今年蔬菜价格高,菜贩子们都上门收菜,不愁卖,我们干得也有劲头。”仝家湾村菜农牛真亮看着自家大棚里长势喜人的蔬菜很是欣慰。

  牛真亮所在的仝家湾村位于美丽的十里河南岸,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是一个以种植蔬菜为主的粮菜混合村。全村人口2600多人,其中大约1100人在种植大棚,人均纯收入有5万多元。据了解,为了让市民“菜篮子”更丰富,西韩岭乡以现有的1500栋仝家湾大棚为中心,辐射马辛庄、魏辛庄、东韩岭等各村大棚蔬菜生产,预计到2023年底前,发展到10000个大棚,并打造成我市最大的城郊绿色蔬菜种植园区。此外,该村金农农业专业合作社一直以来致力于开展农产品电商培育、新农人孵化、生产技能考评展示、新品种引进等,已形成了完善的现代化农民培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职业农民。

  “这批秧苗是最新品种,长出的黄瓜顺溜笔直,水分大口感脆。”仝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带记者来到一个黄瓜大棚里,夸起自己的新“宝贝”。只见一株株黄瓜苗缠绕着瓜架向上攀升,一个个青碧可爱的小黄瓜挂满藤蔓,顶花带刺。

  “虽然季节有轮回,但是大棚里永远四季如春。村里只要保障好灌溉和农资,一年四季蔬菜不断、瓜果飘香,菜农们就能有个好收成。”刘文站在海浪一样的大棚园区里满怀希望地说,“乡里准备建设一个大型批发市场,计划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配套建设2条自动冷链蔬菜加工和自动化生产线,并引入物流服务配送公司,服务范围覆盖全市超市和餐饮业。建成后,日供应蔬菜可达20吨,这就能真正形成‘基地+批发+冷链+配送’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园区。”

  菜农生产有保障,蔬菜销售有路子。寒冬时节,绿意盛放,仝家湾村大棚里一片欣欣向荣的“丰”景。

 
     标题导航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
~~~卢东亮调研检查并主持召开市委第五十五次专题会议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张强出席
卢东亮在新荣区调研时强调~~~
~~~张强赴古城部分街区现场办公
~~~艾凌宇出席并讲话
~~~
~~~本报记者 杨榕刘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信息
   第05版:走近平城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新闻特稿
   第08版:走进云冈
做好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
高度警醒 迅速行动 坚决守好疫情防控“大同阵地”
抢抓机遇壮大产业强支撑 乘势而上促进转型增动能
精心谋划项目建设 再现恢弘历史风貌
市委政法委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
我市党员干部看《榜样》学榜样做榜样
寒冬绿意浓 大棚“丰”景好
“大同造”智能安检门助力冬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