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郝雨)12月22日,全市7个县区的10所“希望小屋”全部落地建成。
据了解,“希望小屋”公益项目的谋划开展,是团市委立足共青团职责任务,以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青少年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而开展的又一项重点工作。工作开展以来, 团市委围绕整体任务,强化上下协作,充分整合资源,按照“试点先行探索、整体组织谋划、跟进推动落实、服务持续保障”的流程,有序推进“希望小屋”在全市各县(区)的落地,成为大同共青团精准服务青少年需求、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截至目前,团市委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共出资13万元在全市建成了10个“希望小屋”,分布在7个县(区)的中小学中,为越来越多的困难儿童提供了一个安心舒适的学习成长环境,“希望小屋”正逐渐成为他们长远发展道路上的“心灵之屋”。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持续跟进关爱帮扶,真正发挥好“希望小屋”效用,把社会救助、志愿服务、心理帮扶、学业指导等关心关爱服务向小屋延伸,多措并举帮助更多困难儿童实现从“环境焕新”到“精神焕新”的转变,为更多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