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大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在全市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

(2021年12月27日大同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通过)

  大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大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全市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已由大同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

  大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1年12月27日

  2016年至2020年,我市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顺利实施,全市公民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为保障和促进我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法治大同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夯实新时代大同法治建设基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从2021年至2025年在全市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特作决议如下: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普法工作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坚持党对普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动新发展阶段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为我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全面推进普法重点工作落实

  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积极开展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活动,加强宪法实施案例宣传,阐释好宪法精神和“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深入宣传民法典,利用多种形式,全面提升民法典普法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运用民法典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深入宣传与推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保护、能源革命、综合改革、防范风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动建设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宣传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大同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正义可期待、权利有保障、义务须履行,引导全市人民树立权利与义务、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观念。

  三、持续提升全市公民法治素养

  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组织领导干部每年参加旁听庭审活动,开展年终述法制度,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推动法治教育进课堂活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习惯。加强基层群众学法用法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提高公民法治素养,让人民群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努力营造涵养崇法向善的社会风尚。持续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扩大市县(区)法治文化阵地覆盖面,建设高质量法治文化公园广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提高法治文化阵地利用率。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度,充分利用“三下乡”、重大节庆日、法律法规实施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法治文艺下基层群众性法治文化宣传活动。研究挖掘古城文化,建设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传承红色传统法治文化,推出更多更好的大同法治文化创意产品,有力推动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五、着力提升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

  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建立开展以案普法、以案释法长效机制,推动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风尚。壮大普法力量,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大力支持发展和规范公益性普法组织,加强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对社会力量开展普法的引导和政策支持,逐步建立政府购买、社会投入、公益赞助等相结合的社会普法机制。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精准普法,提高普法产品供给质量,推动普法宣传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转变。注重分层分类普法,坚持集中宣传教育与经常宣传教育相结合,重在常态化、制度化,把普法融入法治实践、基层治理和日常生活。

  六、深化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加强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深化法治乡村(社区)建设,深入开展依法治企、依法治校、依法治网活动,加大普法力度,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开展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救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应急状态下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促进依法行动、依法行事。坚持依法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有机结合,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加强区域治理法治状况研究评估,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七、加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和普法责任清单制度,促进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履行普法责任,推动形成党委领导下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市县(区)人民政府要积极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工作保障,做好中期评估和终期检查,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市县(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要充分运用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以及代表视察、专题调研等形式,加强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促进本决议全面有效实施。

 
     标题导航
~~~——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看2022年“三农”重点任务
~~~
~~~(2021年12月27日大同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通过)
~~~
~~~
~~~
~~~(2021年12月27日大同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同心防控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文旅周刊
   第07版:广告信息
   第08版:广告信息
稳住农业基本盘 做好“三农”工作
稳住农业基本盘 守好“三农”基础
大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在全市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
图片新闻
市政府召开第69次常务会议
做好2022年“两节”期间双拥工作
大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批准大同市2021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