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何嫱
“市委十六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的总目标,为全市谋定了前进方向、擘画了蓝图美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也为我区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划出了重点,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我区第一时间召开会议进行传达学习,研究贯彻落实意见。”日前,云州区委书记宁文鑫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就贯彻落实市委十六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畅谈思路、细说举措。
宁文鑫表示,围绕 “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云州区将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乡村振兴先行区、生态文旅样板区、幸福宜居典范区、创新发展引领区”为抓手,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抓经济建设,对标一流,赶超进位,不断开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我们要聚力做强园区承载平台,强化‘四强三变’,建成核心区道路和标准化厂房,与中国移动、中农阳光深度合作建设智慧园区。坚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生态、农业等优势,发展‘现代农业+绿电经济+智慧能源’三位一体的低碳模式,打造我省首例零碳产业园。认真分析研判强链、补链、延链的环节方向,围绕黄花、肉鸡主导产业精准定向招商,积极承接京津冀地区企业外迁,为园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宁文鑫表示,对于云州区来说,通过抓龙头产业,做大做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今年全区着力抓好的一件大事,产业如何谋篇布局,深层次推进,将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特色产业一直是云州区长期大力培养的主导产业之一。传统农业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与现代特色农业融会贯通,形成合力?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云州区针对这一现实课题,提出了扎实有效的解决方案。近年来,云州区坚持用工业思维抓特色产业,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补扶持黄花产业,新建绿色有机标准化种植基地,运用智慧农业项目成果,提高亩均产量。明确黄花干菜保护价和鲜菜的指导价,建设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打造全国最大的黄花交易集散中心,吸引全国性的龙头企业来运作和策划,提高附加值,掌握定价权,占据高端链。
推进现代产业尽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摆在云州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面前的一件大事。为推进项目建设,云州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行动目标和方案。在招商引资方面,完成年底300亩标准地出让,滚动实施“三个一批”活动,组建专业招商小队,围绕黄花、肉鸡主导产业精准定向招商,积极承接京津冀地区企业外迁,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我区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实行闭环管理,以法治和信用推动各类项目落地开工、达产达效。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积极引进风、光、电、生物质等能源项目。在保增长中调结构,加大梯次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力度,培育壮大现有的纸业、活性炭、装备制造产业。同时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把火山富民、云泉水务、金山水、民生等公司改造成主业明、功能强、有竞争力,能够支撑地方发展的国有企业集团。”宁文鑫说。
今年,云州区将开通以忘忧大道—环桑干湖路—御河东路南延为主线的“忘忧田园、山水云州”两日游线路,建设火山黄花、桑干风光两大主题文旅区,构建“一线两区十村”的生态文旅发展格局。加快文旅资源市场化、产业化步伐,实施“忘忧七村”基础设施改造、大同数字文化产业园等项目,积极申报大同火山群国家4A级景区、世家小镇省级旅游度假区。帮助现有康养项目尽快投入使用,把云州区建设成为近郊康养旅游目的地。
让县域经济发展惠及更多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多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云州区在新的一年有了新的方向和目标,并正在一一变成现实。云州区将进一步优先发展教育,优化学校布局,组建集团化试点,新建水头小学、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完成城镇二小标准化改造。通过争取中央项目,投资建设一所标准化幼儿园,完成6所学校寄宿制改造。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方面,云州区将不断推动新建区医院投入使用,配齐专业医疗设施,补充医护人员,大力实施健康云州行动,提升农村卫生室服务水平,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实施“颐养工程”,新建改造敬老院,建成运行10个农村“颐养之家”,为失能及半失能特困人员提供护理服务。实施2个老幼联建项目,设立乡镇、社区社工站,建设大数据智慧平台,通过政府购买开展养老服务,培育1家区级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健全“社工+志愿者”联动服务机制,建设幸福宜居云州。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宁文鑫信心满满地说,15万云州儿女有决心、有信心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抓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践行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奋力谱写云州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