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节,人们都会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包含着中国人传统春节文化的“年味”总是让人刻骨铭心、回味无穷。在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年味”中的年文化也应当回归到每个家庭。
春节,人们在感受“年味”的同时,往往都会谈到“年味”、想起“年味”,而对“年味”的回忆,便是对家庭、亲情、团圆的回忆,是对春节传统文化的回忆。有人说,时代的发展和物质的充裕,“年味”变淡是时代变化的必然。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千百年来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承载着每个人对家庭团圆、健康平安、生活富足的美好企盼和憧憬,年文化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有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家族精神传承的深刻含义。
已是知天命之年的市民张先生说,由于生活的发展变化,自己一直对“年”的感受比较深刻,过年的仪式感也比较强。他说,按照自己父亲留下的传统,这么多年来一直都要自己写好对联贴在门上,农历大年初一一早要给八旬老母亲磕头拜年,并且在每年春节还会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们上香祭祀,这已经成为他们家过年的一个习惯。
百节年为首。每年一度的“辞旧迎新”时刻,是中国人以家庭为主体的祈福、游乐和饮食的狂欢活动,在一年一度的狂欢中,家庭的团圆故事不断呈现、亲情的牵挂不停上演。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春节不断传承,关于“年味”的记忆也就不断推陈出新,让人萦怀于心。
年复一年的春节,对“年味”的感受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些许变化,但其包含着的年文化生生不息,这也是每个家庭在生息繁衍中应当明白并传承的“道理”和“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