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春艳
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信心坚定;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勇往直前……2月12日,云冈区传来正式解封的好消息,回顾难忘日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精心组织下,我市文艺工作者勇担责任使命,以文艺的形式倾述着真情守望,谱写着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的动人乐章。
主动担当 以实际行动汇聚力量
春节前夕,云冈区的隔离群众以及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志愿者们因疫情防控需要不能回家过年,这深深牵动着市领导的心。为了给他们送上关怀和祝福,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市委宣传部组织市委网信办、市文联、市文旅局、大同日报社、大同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文艺创作,为隔离群众以及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送温暖、送祝福,传播乐观向上的抗“疫”精神。
各单位主动担当,立即集聚文艺力量,落实相关工作。市文联向各协会发出倡议,并通过组建抗疫创作群、一对一对接等方式,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创作一批温暖人、鼓舞人的作品;市文旅局召集市直院团召开会议落实工作,要求各大院团结合自身特色,以歌曲、舞蹈、乐器演奏、朗诵、戏曲等形式,讴歌时代、礼赞英雄;大同日报社和大同广播电视台则通过推出专题策划、发送晚会节目、短片祝福等方式,为隔离群众和奋战一线的工作人员鼓劲加油。
“文艺是有感召力和感染力的,它不光能锦上添花,而且在关键时刻还能雪中送炭。”正如我市文艺工作者刘畅所说,个人力量虽然微薄,但全市上下无数爱心的汇聚,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精神合力。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以实际行动不断凝聚抗疫力量、体现担当作为。
深入群众 用优秀作品鼓舞人心
“在疫情防控中,我被逆风而行的一线工作人员以及舍小家顾大家的隔离群众所感动,想通过群口数来宝给他们解压、疏导,让大家开开心心过年,这是作为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曲协快板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市曲协主席柴京云说。在此次活动中,柴京云携弟子创作的数来宝《隔离不隔心》深受市民喜爱,其诙谐幽默的语言、紧密默契的配合、精彩十足的表演为隔离者送上了关怀和敬意。
同时,不少省、市著名文化学者也情系隔离群众和一线工作人员,纷纷投入创作,其中省戏剧研究会秘书长田永国通过短视频的方式为人们鼓劲加油,省曲协主席柴京海赞颂隔离人员“舍己之乐,为他人之乐”给人鼓舞,年逾古稀的知名作家曹乃谦口琴表演《游击队之歌》令人振奋,以及市作协主席任勇的《幸福的年味儿》、市晋剧院院长孙岚岚的《绣红旗》、市北路梆子和耍孩剧种保护传习中心负责人张彩平的《锦绣塞北美在大同》等作品,无不展现着文艺工作者的智慧和担当。
活动期间,市作协以笔为援,通过《我相信》《云冈抗疫绝句》《坏病毒 不可怕》等作品,让人们在诗歌、散文、小品中浸润心灵。市曲协对口快板《歼灭新冠病毒万民欢》、市音协《春天里的歌唱》、市书协《积极乐观,抗疫可期》、市剧协《卜算子·咏梅》、市美协《虎年系列版画》以及大同大学舞蹈系学生《请你听我说,我们在一起》等作品,则通过多种形式送去温暖和快乐。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各大市直院团也积极发力,据市歌舞剧院院长年权介绍,市歌舞剧院通过原创歌曲《初心》、二胡独奏《赛马》以及包含交响乐演奏、弦乐重奏、配乐诗朗诵等方式的5部《隔离不隔心新春系列》MV,让人们在浓厚新春氛围和艺术熏陶中积聚力量、坚定信心;市晋剧院第一时间推出了晋剧戏歌《平城春》,并在演绎《河清海晏》等传统剧目和自编作品的同时,也推送了红色经典戏曲晚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绣红旗》等作品,以此来提振精神、鼓舞人心;市北路梆子和耍孩剧种保护传习中心则通过北路梆子《锦绣塞北美在大同》、耍孩儿《塞外美如画》以及戏曲技巧水袖等作品,歌颂美丽大同、传播戏曲魅力,为隔离人员送上别样祝福。
汇聚云端 以多样形式传递真情
“铜墙铁壁,固若金汤——平城区、斗志昂扬,乐以忘忧——云州区、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新荣区……”春节期间,一组由大同日报社推出的《隔离不隔心,我们在一起~》海报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其结合大同各县区特色,以对话的形式为云冈区鼓劲加油,生动诠释了全市上下守望相助、共同抗疫的生动情景。
据了解,除了短视频祝福,我市还依托网络媒体,以多样形式丰富隔离群众和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中大同日报社通过“大同日报融媒”公众号推出《隔离不隔心,我们在一起~》《停下脚步,放下所有,这是我爱家乡的方式》《这篇隔离日记让我泪目了,原来所有的美好都值得期待~》等专题策划,用海报、H5、小视频等多种形式,让人们感受爱与温暖;大同广播电视台则通过“看大同”APP推送了2022大同电视春晚、新春音乐会等系列节目以及海报《2022春节关键词》、H5《我的2022年春节》等作品,为人们献上艺术盛宴和暖心关怀。
此外,市文旅局还推送了古都大同迎新春歌舞话剧七天乐民俗歌舞组画《想亲亲》、话剧《热土》、话剧《热泉》、歌剧《党的女儿》、歌舞剧《北魏长歌》和“古都大同 过年有戏”2022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现代戏《忘忧草》《杨府送印》、耍孩儿《狮子洞》等节目,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精品剧目和戏曲盛宴。
据统计,在整个活动中,我市文艺工作者共创作各类文艺作品464条(篇),包括313条短视频文艺作品、151篇抗疫主题短文诗歌。2月1日至12日,共推出各类文艺作品249条(篇),其中短视频作品157条,晚会、剧目类视频25条,《大同作家战“疫”文集》共8期63篇作品,美篇文章4篇。
每一句深情问候、每一次倾情演绎、每一个精彩瞬间……都倾注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这不仅诠释了他们的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而且彰显了“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的独特魅力,更激励着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更加饱满的激情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进而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同征程中奉献文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