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凌晨2时许,电话铃声响起,刚从单位回到家还未脱去外套的市疾控中心疾病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接到电话通知,立刻冲出家门,快速赶往市五医院和市中医医院,协助医院连夜完成样本检测任务后,回家小憩一会儿,下午照常出现在岗位上。
这样的场景,自1月22日我市发生疫情以来,不断重复上演。20多天来,这群深居幕后的“疾控人”不顾自身安危,与病毒“零距离”战斗,用无私的奉献,默默守护着大同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月22日晚8时许,随着云冈区疑似新冠肺炎样本的送达,提前1个多小时待命的市疾控中心疾病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立刻进入“战斗”状态。晚10时许,结果一出来,该科科长闫芳和两名同事火速赶往280公里外的省疾控中心,样品送达后,又马不停蹄连夜返回单位,继续工作。
当晚,密接者的样本不断送来。大家深知,早一分钟确认结果,就能让疑似患者快一点接受治疗,也能尽最大可能减少疫情传播。检验科全体人员不辞劳苦、迎难而上,争分夺秒检测样本。每一批核酸检测结果出来,检验员都会加紧比对、寻找可能出现的新增疑似病例样本。经过两天两夜连续作战,存量疑似病例样本“清零”,为我市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赢得了宝贵时间。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启用了3台扩增仪器和3种不同检测下限的扩增试剂进行检测。”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董志敏说,样本可能是病毒含量极高的传染源,必须在特定的实验室内进行,检验员也必须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进行核酸提取、体系配制、加样、核酸扩增、判定结果等一系列复杂操作过程。每份样本需要连续工作2~4个小时才能出结果。这期间,一刻也不能放松,既要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又要保持体力,做好防护。
“疫情发生后,我们这个平均年龄超过50周岁的团队,就开始昼夜不停地运转。每有待检样本送达,我们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检测工作中。”2月16日下午4时许,正在对最新一批核酸检测报告进行核对、签字的闫芳,放下手中的笔,与记者聊起了检验科这个逆行而上的“战斗团队”,以及这段时期异常忙碌的日日夜夜。
“这段日子,大家都非常辛苦。我们疾病检验科共有9名工作人员,两名年轻的男同志是我们这个团队的主力,我市疫情发生时正巧被派到了河南安阳,导致这段日子我们的工作强度进一步加大。”闫芳说。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我们科室的这位小姑娘,只有80斤重。她患有严重的胃病,经常疼得直不起腰;57岁的马大姐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却成了这段时间的主力队员,最忙的那几天连续工作了40多个小时,人累得都虚脱了……”闫芳一边将正在办公室的几位同事介绍给记者,一边感慨地说,“好在我们科室人员一条心,这段日子大家相互鼓劲、相互帮助,硬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穿上防护服,就是“战士”。疫情不止,战斗不息!明天,市疾控中心疾病检验科的“战士们”将继续穿上防护服,投入到战“疫”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