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做实八大特色产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雨水时节,草木萌动,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节,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八大特色农业产业振兴大会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方位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实施“特”“优”战略,坚持以绿色、有机、低碳理念引领农业,用市场化、工业化、标准化思路发展农业,以八大特色农业产业振兴为主线,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牢牢守住稳粮保供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走好稳农与强农相辅相成的乡村振兴特色发展之路,以农业农村“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的新作为谱写大同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农,天下之大业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中国“站起来”起步于农村,“富起来”发端于农村,“强起来”也必将决战于农村。大同是特色农业大市,地处世界养殖业发展的黄金纬度带,拥有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有机旱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际陆港“北肉”出口平台三块“金字招牌”,迎来建设“两个枢纽、两个城市”的重大机遇,资源优势、气候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汇聚发力,为我市走好走稳农业“特”“优”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农业农村发展前景广阔、令人神往。

  悠悠万事,当属稳粮保供。这是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有力支撑。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是我们首要的政治责任。2022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要稳定在420万亩以上,产量24.9亿斤以上;生猪出栏160万头,落实肉牛肉羊增量提质专项行动,确保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10%、6%、8%;发展有机旱作50万亩,新增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100万亩。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本。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通过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着眼长远,作出了实施黄花、畜牧、设施蔬菜、有机旱作(杂粮)、中药材(黄芪)、食用菌、杏果、农文旅融合“八大特色产业”的决定,坚持用好农牧交错带示范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和“北肉”平台“三块金字招牌”,以拳头产品为内核,以推行链长制为抓手,促进全要素集聚、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力争用五年时间使全市特色产业有大的突破。2022年全市八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要达到200亿元以上,带动农民户均增收1200元,真正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巩固脱贫、防止返贫,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大同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阵地和重要战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这一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要持之以恒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们要坚决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建立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巩固拓展“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抓牢产业就业两个关键,稳妥推进农村“颐养工程”,持续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做深做细基层党建引领和驻村帮扶,以务实举措巩固拓展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确保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奠定扎实基础。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确保耕地保护目标一分不少,要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作为刚性指标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要健全完善“大棚房”问题治理常态长效监管机制,坚决防止死灰复燃和反弹。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做到补充耕地产能和所占耕地相当。要切实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1.5万亩,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

  “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要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激发农村活力。要继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实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改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高素质农民经纪人、职业经理人,持续深化“三变”改革,强化“三治”融合,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走好乡村善治之路。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高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能力和水平。我们要坚决扛起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县(区)委书记作为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优先保障“三农”投入,鼓励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活动。要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推动民间资本、各类人才和资源要素进入乡村,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协调发展。要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美丽宜居乡村。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今年“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号角已经吹响。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的总目标,坚持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的工作导向,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在全方位推动大同高质量发展征程中体现农业担当、展现农业作为、作出农业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标题导航
~~~
~~~卢东亮出席市管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并作专题辅导 张强主持 谷明姚鸿波出席
~~~卢东亮主持召开市委第七十次疫情防控专题会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张强出席
市创城指挥部作出安排部署~~~
~~~
~~~
~~~□ 本报记者 张彩峰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综合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健康
   第08版:教育
习近平向尼雷尔领导力学院 竣工启用仪式致贺信
提振信心 鼓足干劲 奋力谱写大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切实警醒起来 层层传导压力 从严从紧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
在创建文明城市中深入开展“微笑大同”主题活动
做实八大特色产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本市两案例入选“2021年度中国旅游 产业影响力案例”名单
灵丘经济技术发展园区: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我市加速推进铁路口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