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唐·刘禹锡《晚泊牛渚》)芦苇,是最早出现在古典诗词中的植物之一,它生命力顽强,朴实无华,野趣横生,自成一景,以独特的意蕴成为历代诗人吟诵的对象。
大同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最迷人、最震撼、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茂密的芦苇和一望无际的芦苇花。
隆冬时节,一个周末的下午,再赴桑干湿地,探望那梦里还在涌动的白浪。
从吉家庄到固定桥,顺河而下,一路向东,从峰峪乡旧西堡村北,进入湿地公园的腹地水域景区。一进大门,湿地旷野已是满眼枯黄,各种展馆房门紧锁,一派萧瑟,只有高大的凤凰展翅雕塑,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显眼。
沿着弯弯曲曲的木桥栈道,穿过楼台亭榭向河边走去,脑海中浮现出上次游览的情景:
辛丑仲秋,也是第一次游桑干河湿地公园。沿天黎高速南行,跨上桑干河大桥,白茫茫的一片,铺天盖地,瞬间扑入眼帘。紧急停车,站在大桥上,放眼西眺,一望无边的芦苇,被微风吹动着,芦苇花穗雪花般舞动,好像大海激荡起白色的波浪,跌宕起伏,一直延伸到天边、走出视线……
啊!这就是桑干河的芦苇花!真不敢相信,塞北郊野,水乡植物竟有如此的壮美。
湿地的秋天,正是芦苇花开放的旺盛期。不经意间,开得这样浓烈、开得这样奔放! 河岸边、浅水处、深水里,芦苇茫茫,水巷纵横,构成了狭长、幽深、曲折、辽阔的立体形态;走近芦苇丛林,抚摸着像棉花穗一样的芦苇花,远看是白色,近看却有浅黄色、淡青色,还有淡粉色。
迫不及待地坐上一只电动船,在高耸的芦苇里穿梭漂游。小船轻轻划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船尾掀起的河水,亲吻着一株株芦苇,如亲吻着沐浴在水里的纤纤淑女,那恬静、素洁、飘逸中透着灵气的曼妙花姿,在阳光和水波的映照下,闪耀着五彩缤纷的色彩;淡淡的清香,随清爽的秋风在汩汩的河水里飘荡、散逸……
船手张大哥一边熟练地开着船,一边介绍桑干河湿地公园的情况:“ 咱们这个湿地公园,是山西迄今为止最大的湿地公园,西起203省道固定桥,东到册田水库西边,北至鱼儿涧拦水坝,南面就是农田防护林带,总面积4717.89公顷……咱们身边的芦苇,被称为水域的生物林,是改善水生态、拦截上游泥沙、净化河里水质的功臣……”他操着浓重大同味的普通话,简介词倒背如流。
盘绕穿行在芦苇荡里,低头凝视着跟随小船走出芦苇丛林的河水,经过与芦苇的相亲相守和耳鬓厮磨,像要远行别离的恋人,依依不舍、含情脉脉地流向东方……
今天,我又站在河边。置身于阳光灿烂、天空湛蓝、空气清冷的大河旷野,眺望绵延数十里的生态湿地,河水已是结了厚厚的冰层,一丛丛棕黄色的芦苇镶嵌在一片银白色的河面上,像一幅巨大的白底浓彩的山水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开来……刹那间,胸怀顿阔、心旷神怡。前段时间还在此间盘旋嬉戏的白天鹅、黑鹳、海雕、苍鹭、绿头鸭等野生珍稀鸟类,已飞往南方去享受温暖了;还有一群群麻雀和几只喜鹊,不畏严寒,在岸上枝头和芦苇荡里来回飞跃,冰面上溅起了叽叽喳喳的欢声。
眼前大片的芦苇叶已经枯黄,但扎根水中穿出冰面的茎秆,像卸了装的武士,柔顺中隐含着铮铮傲骨,坚毅地托举着稀疏的花穗,昂首挺立在这方寒天冰地中;寒风瑟瑟,细小的、毛茸茸的、棉絮般的花蕊,随风轻歌曼舞,飘洒在冰面和岸边,没有道别,没有离殇;一片片、一簇簇已经变成牙白色和麦黄色的花穗,在肃杀的冬日呈现出生机和活力。
是啊!芦苇花没有岸上黄花的金色艳丽,没有沙棘果的火红酸甜,也没有水中的荷花婀娜多姿……它其貌不扬,色不出众,低调谦逊,不在乎有没有人欣赏,但它可以入药治病、盖房遮雨、扎扫帚、编帘子,将自己无私地奉献给人们的日常生活; 它远离繁华闹市、守清贫耐寂寞……这不正是人们在纷繁杂复、奔波忙碌的生活中,追寻和向往的那种清静淡泊和闲情逸致吗!
我见过洞庭湖春天芦苇的青翠嫩绿,也感受过夏天白洋淀芦苇的深幽和浩荡……也许是季节不同,也许是自然环境的差异,桑干河的芦苇,在珍贵的河水滋润下,扎根深固、秆茎壮实、体态高大,生长得恣意而霸气,像这里的人一样豪放粗犷。它集群生、聚众长、根连根、抱成团,枝繁叶茂、蓬蓬勃勃、成林成片,风吹不断、浪打不倒,给人以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磅礴壮阔的气势和强大的震撼力!
此时,北风卷起雪花跃过长城,一路高歌猛进,而到了河床上的风,已是跌跌撞撞、踉踉跄跄,不停地在冰面和芦苇丛中滑行、打滚儿、转圈儿,最后在南岸边芦苇墙前悄然停下脚步。我看到了,我听到了!那是冬的感动、风的致敬!因为桑干河的芦苇,是塞北人的精神图腾!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太阳使出浑身的力量,将最后的余晖洒向远处的山脉,用不停的、变换的、绚丽的色彩,奋力驱赶着渐渐弥漫来的暮色……
暮色苍茫中,站立在孤岛“桑干晚渡”的石碑前,把自己站成一棵芦苇!
站尽寒冬,便是温暖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