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彩峰)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奋进“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的开局之年。我市能源行业将按照“稳煤、优电、上新、控能、增固”工作思路落实好各项重点工作攻坚任务,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奋发作为。
——“稳煤”,稳住煤炭“基本盘”。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推进煤炭产能减量置换重组,促进产供衔接平衡,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力争比2021年总产量增加800到1000万吨。
——“优电”,打造电力产业“升级版”。推进煤电项目优化升级,有效提升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扩大新能源消纳能力。2022年预计总发电量545亿千瓦时。
——“上新”,延伸新能源产业“全链条”。进一步提升我市新能源装机规模,继续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工作。预计到2022年底,全市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885万千瓦,新增新能源发电量20亿千瓦时。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隆基新荣区2GW光伏组件项目全面达产达效。
——“控能”,打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攻坚战”。加强能耗“双控”目标管理和节能全过程管理,严控增量、优化存量,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控制全市煤炭消费总量。督促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落实《大同市2021年煤炭消费减量等量替代工作方案》,优化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压减高耗煤产业用煤需求。因地制宜推进清洁取暖,探索建立新能源项目与清洁取暖联动机制,实现清洁取暖改造的可持续运行。扎实推进煤矿绿色智能化升级改造。2022年预计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3.7%。
——“增固”,撬动能源发展“新引擎”。增强项目谋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做好能源项目储备,调研了解项目建设进展,督促在建项目按期完工,确保固定资产及时入统入库。2022年全市煤炭开采、洗选和电力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预计累计完成128亿元,同比增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