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丁亚琴) 增设采样亭、优化采样点、完善应急机制……日前,平城区结合不同区域的人口数量、不同人群的工作特点和居住生活习惯,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满足居民快捷核酸检测需求。
优化既有点位。目前,平城区动态观察每个点位的日均采样人数,按照就近就便、减少排队原则,人少的点撤并点位、人多的点分散点位,调整优化既有的217个点位布局。同时,小区内点位按照分楼栋、分时段循环采样原则,保证本小区居民5日循环1次,减少居民采样等待时间,解决人员聚集、排队时间长等问题。
增设核酸采样亭。为体现大同文明城市新形象,平城区购置了100个现代化正压双台采样亭,布置在古城、方特、文瀛湖等旅游景点、公园广场、大型商场超市、大型小区门口等人群密集区域,方便市民核酸采样。
加大采样人员储备。为了更好地开展常态化核酸采样工作,平城区已招聘46名采样人员和100名辅助人员。同时,聘用第三方医疗机构140名采样人员,对15万区属重点人群上门采样,减轻社会面采样压力。
绘制便民电子地图。平城区已聘用专业公司,把所有采样点位置、采样时间绘制成电子地图,向社会公布,方便居民查询,就近就便进行采样。
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平城区建立应急物资调度机制,区级、街级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确保采样点临时发生物资短缺时能第一时间统筹分拨到位。加强各采样点应急管理,如遇突发情况,提前告知群众不要排队,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
此外,平城区采用“固定采样点+便民采样亭+临时采样点+流动采样队”相结合的方式,有序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采取医护人员上门入校进企采样的方式;部分村镇和偏远地区采取流动巡回采样;一般市民群众可以根据需要就近就便,由街道(乡镇)、社区(村)组织错峰分时段前往固定采样点采样;因高龄、卧病在床等行动不便居民,各街道配备上门采样小分队上门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