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我市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举措

市疫情防控办提示:严禁层层加码、过度防疫

  本报讯 (记者 高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针对性,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6月10日起,我省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调整优化,我市按照省相关要求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举措。市疫情防控办提示,严禁层层加码、过度防疫,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

  市疫情防控办提醒,所有入同返同人员可提前通过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和山西省疾控中心官方网站等渠道,查询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和有疫情发生地动态变化情况。来自于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直辖市的街道、乡镇)或有疫情发生县(直辖市的街道、乡镇)的入同返同人员应提前主动向目的地所在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进行报备,并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所有入同返同人员抵同时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主动配合落实测温验码、第一落点核酸检测、点对点转运、隔离医学观察等疫情防控措施。

  其中,7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直辖市的街道、乡镇)旅居史的入同返同人员,要继续严格落实“落地核酸+点对点转运+精准赋码+隔离管控”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措施,实施“7+7+5”管控措施,即赋红码,进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分别于第1、3、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隔离期满且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转绿码,继续做好7天居家健康监测,并于第10、14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同时排查时间从当地调整风险等级之日起回溯7天。

  7天内有病例报告但尚未调整风险等级县(直辖市的街道、乡镇)旅居史的入同返同人员,要在第一落点进行核酸检测采样,点对点转运后纳入社区管理,赋黄码,实施7天居家(健康驿站)健康监测,分别于第1、3、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同时,排查时间从当地报告病例之日起回溯7天。

  其他低风险地区入同返同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有序流动。抵同后,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按照“即采即走即追”在第一落点进行核酸采样,并在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2次检测时间要间隔24小时以上)。

  对第一入境点隔离期满返同人员,抵同后,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自行抵达目的地,实施7天居家(健康驿站)健康监测,分别于第1、3、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此外,治愈出院的新冠感染者,实施7天居家(健康驿站)健康监测,分别于第1、3、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同时,我市将按照“一校一策”“一人一策”原则,做好高等学校、中职学校返乡学生疫情防控服务工作。对有疫情的地区,高等学校、中职学校校内如果没有疫情,在学校实施7天以上封闭管理结束后,学生可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所在高等学校、中职学校开具的相关证明离校返乡,从学校到目的地实施“点对点”闭环方式返乡回家。对满足以上条件的学生,不再实施集中隔离,到家后纳入社区管理,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分别于第1、3、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暑假期间,对高等学校、中职学校返乡学生确需隔离的,免除学生集中隔离费用。

  根据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发的通告要求,我省全部取消省内普通公路在市、县(市、区)界设置的防疫检查点,全面恢复车辆通行。我市积极落实相关措施,对货运车辆,各防疫检查站点仍继续按照“不赋码”等制度和办法做好保通保畅。对客运车辆,所有防疫检查站点不得以司乘人员健康码为红色或黄色为由劝返,按要求分类落实管控措施。对省内通行的客车,高速公路收费站防疫检查点根据所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提供的车辆通行信息(车牌号码、入口收费站名称、时间等),直接放行。对省外入同返同的客车,司乘人员扫“入晋检疫信息登记码”后,分类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此外,入同返同人员落实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要做到“两做好、四不得、一及时”。“两做好”即每天做好健康监测,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四不得”即不得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得前往人群聚集场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前往密闭、半密闭场所;“一及时”即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向社区报告,及时到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如有离同需求,可凭机(车)票,允许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离同。

 
     标题导航
~~~
~~~卢东亮赴并与部分科研院所负责人和企业高层进行工作会谈
~~~预计培训人数达3.3万人
倾力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
~~~□ 本报记者 申力
~~~
强化责任担当 依法能动履职 努力打造全省加强法律监督最有力的示范市~~~
~~~
~~~市疫情防控办提示:严禁层层加码、过度防疫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习近平致信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持续深化务实合作 全力推进共赢发展
本市全面启动2022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推进卫健领域行政审批“四减四办”
惠民餐厅开饭了
平城区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全市检察机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市委《实施意见》
图片新闻
我市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