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何嫱) 为充分发挥我市转化北京科技成果、转移北京产业的桥头堡作用,日前,我市成立大同市驻京招商引智工作专班,主动出击,以“店小二”式的服务热情多角度对接洽谈跟进项目,不断深化“省校合作‘12大基地’建设”。
紧盯产业,开展驻点招商活动。对高校院所,工作专班重点了解在京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开展校地合作意向,寻求更多合作机会,实现借梯登高。对央企和大型民企,工作专班重点了解其资本实力、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及时掌握其国内布局规划和产业投资意向,拿出我市及经开区与之相匹配的企业、产品和要素资源,搞好对接。对大型跨国公司,工作专班重点了解其全球战略投资布局和实体经济、研究机构、区域总部的转移动向,第一时间顺势承接,推动其来同投资。
牵线搭桥,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和我市开展合作。工作专班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北京高校、科研院所拥有雄厚的科技队伍和科研实力,结合各高校、科研院所优势特色,签订校(院、所)市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北京各高校、科研院所优势特色学科与企业实践平台的联动,双方在重大技术研发、校(院、所)企协同平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工作专班定期收集我市企业的技术需求,编订成册,传递给相关高校、科研院所,推动校(院、所)企合作。
“借鸡生蛋”,推进在京设立飞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专班引智组走访了北京创思孵众创空间、北京赛欧科园科技孵化中心有限公司、中润国力集团星叶众创、华夏幸福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通过了解各平台的运营及企业进驻情况,收集科技企业信息,推动在北京搭建我市的飞地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