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明璇)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诚信工作,全面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信用保障。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强化顶层设计,整体布局、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各行业各领域信用建设,既立足当下解决信用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同时着眼长远建立法治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我市按照《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细化确定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各银行共84个部门具体任务613项,各项创建工作正有序推进。今年,随着我市多领域“信易+”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信用红利惠及更多社会主体。上半年,新增16个“信易+”应用场景,全市累计建成“信易+”应用场景38个,“信易贷”注册企业达4562家,信用好的中小微企业享受更便捷的贷款审批通道,真正实现“信用越好,贷款越容易”。此外,我市进一步加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出台了一系列信用评价和监管的制度办法,在交通运输、建筑市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文化旅游、金融监管等60个领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信用监管领域数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