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共青团大同市委

青春赛道奋力奔跑 争做先锋不负韶华
共青团大同市委 学子工作站站长聘任仪式
开展主题队日活动
开展禁毒宣传志愿活动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共青团大同市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团省委重点工作,以“全方位聚力青春建功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创新思想引领切入点、找准围绕中心着力点、立足服务青年落脚点,破除定向思维,拓思路、找途径,不断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充分激发了大同青年的奋斗热情和拼搏干劲,为我市奋力谱写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向党 强化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

  共青团大同市委聚焦主责主业、服务中心大局,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与共青团工作深度融合。近年来,先后成立共青团大同市委新媒体中心,构建以“青春大同”“大同少先队”微信公众号为核心,以微博、抖音、视频号等为补充的大同“网上共青团”新媒体矩阵;发布“大同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地图”,建立的“红色教育”“历史文化”“法治教育”等7类实践教育基地,囊括大同市博物馆等30家单位;建成“风华印迹”大同青年运动史展览,结束了我市青少年没有仪式教育阵地的历史。

  团市委始终以引导青少年传承弘扬优秀传统、革命精神、文化道德为出发点,在重要节日开展“传承·清明祭英烈”“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活动2000余场,覆盖团员青年、少先队员20余万名;抓住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契机,举办“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大同共青团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图片展;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集中开展以“组织化学习一节示范团课、规范化写好一份入团申请书、标准化举行一场入团仪式、融合式开展一次团干宣讲、多样性过好一个主题团日”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主题活动,扛起全团带队光荣责任;设计大同少先队代言人“同小星”“同小火”,制作《星火讲队史》动画,让星星火炬代代相传;发布我市首支青年原创主旋律歌曲——《年轻的力量》,并在《中国共青团杂志》官方视频号发布,向全国范围推介,总体覆盖人数达10万以上,从此,我市青年有了专属的青春之歌;制定《共青团大同市委推进“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实施方案》,丰富我市团员青年学习路径,提升学习实效;出台《共青团大同市委青年讲师团计划实施方案》,高标准组建64人的大同市“青年讲师团”队伍,开展主题宣讲活动上百场,制作慕课70多节;申报组建了省级“星火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市级红领巾巡讲团,常态化开展示范性宣讲、授课。同时,团市委还推动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小组300余个,提升了面向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的政治引领力和价值塑造力。

  蹄疾步稳 助推基层团建水平整体提升

  共青团大同市委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不断巩固和加强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2021年底,全市县(区)、乡(镇)、村级三级团组织换届工作全部完成,团干部队伍搭配更加合理,有效助推全市基层团建水平的整体提升。

  我市先后建立了大同市快递、餐饮饭店行业共青团工作指导和推进委员会、大同市律师行业协会团工委。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社会领域团组织3050个。在全市各县区全部建立教育团工委,实现中学、中职学校的团校全覆盖,组建了大同市学生联合会,有效规范了大同市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的运行和管理。同时,我市建成“青年之家”164个,在全市126个乡镇(街道)实现全覆盖,入驻“青年之家云平台”147个,着力构建基层青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政治组织。

  共青团平城区委先行先试,以点带面,实现全市县级少工委班子规范配备。我市“三个全面”的少先队组织工作路径得以有效施行,即全面实施分批入队、全面铺开“争章活动”、全面开展榜样教育,少先队工作提档升级示范引领全省,经验做法在《晋团要讯》刊发,被全省推广。

  以强化团干部党性修养、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为目的,团市委举办团干部基础团务培训、志愿者骨干培训、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团属社会组织心理咨询师培训、大同市少先队辅导员和工作者培训、中学中职团委书记培训等30余场次,覆盖3300余人次。加强团员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切实解决好“团队衔接”“学社衔接”“党团衔接”等问题。依托“智慧团建”系统,团市委规范团员发展、严格组织管理,全市统一编号、统一分配指标、统一汇总管理,严控团青比例。截至2021年底,全市初中毕业班团青比为9.96%,高中毕业班团青比为43.56%,高效率地达到预期目标。

  团市委坚持党建引领团建发力,引导青年为基层治理贡献青春力量,经验做法在《山西信息》刊发。坚持问题导向,强基础、建机制、增实效,以共青团平城区委为先行试点,探索开辟“党建引领、青年参与、共享共治”的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以阵地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为切入点,以建立联系机制、提供实践岗位、开展公益活动为着力点,以充实基层力量、服务疫情防控、构建评价链条为落脚点,构建起“三三制”工作架构,经验做法被《晋团要讯》专刊编发,为全省提供了“大同经验”。此外,《中国共青团杂志》第6期还发表了题为《夯实组织基础,锤炼过硬团风——团大同市委推动全面从严治团向纵深发展》的文章。

  笃行不怠 积蓄高质量发展青春动能

  全市团员青年始终围绕我市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不断在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积蓄青春动能。

  共青团大同市委建立了大同市青年就业创业联盟,构筑以市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市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市青年就业培训基地、市青年就业服务基地、市青年实践基地为核心的“1+4”联盟主体布局。持续打造“创青春”大同青年双创品牌,举办4届创新创业大赛,吸引超过500名创业青年参赛,向省赛累计推送42个项目,获奖项目得到多个双创载体提供的融资、孵化等服务及金融机构最高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团市委积极组织政企银对接,联系青创企业机构与全市20余家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信贷部门进行深度沟通,帮助326名青年获得创业小额贷款。在企业共青团组织积极选树青年岗位能手,新建企业共青团技术创新小组89个,覆盖青年职工380余名,为青年职工学习成才、人生出彩搭建平台;实施大同市“十百千”青年人才选拔计划;建设2所大同市青年人才驿站,为2000余名青年提供服务。

  团市委引领3000多名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城市建设,组织“正青春 齐创城”“助力高铁 开站有我”“美丽大同 青春行动”“战‘疫’有我”等主题活动,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二青会、第五届和第六届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学雷锋等活动汇聚青年志愿力量。同时,还招募百余名青年创客,举办大同鼓楼东街青年创业文化艺术节,助力点亮大同“夜经济”,展现了我市青年积极向上的昂扬风貌。

  团市委印发《大同市“青春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发出《亮剑脱贫主战场 不负青春勇担当》倡议书,推出全市共青团脱贫攻坚“六个一”行动,引领更多青年投身农村建设,并通过常态化帮扶、项目化对接、持续化慰问等形式,向对口帮扶村进行常态化捐赠、慰问和服务等,累计捐赠物资30余万元。团市委还组织开展了60万元的“扶贫超市”项目认领,帮助3个贫困村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筹集10多万元资金注入浑源县吴城乡大洼村小杂粮加工厂,组织签订了扶贫运营三方协议,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浸润了青春汗水。2018年五四青年节期间,举办“青春助力脱贫攻坚”表彰动员大会,表彰助力脱贫攻坚的青春力量。

  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期间,团市委共组织300余名志愿者参与我市疫情防控,出动495人次,服务240多小时,排查各种车辆51278辆,彰显了我市青年“微光聚暖、守望相助”的大爱情怀;河南“7·20”洪灾期间,团市委带动爱心企业捐赠174箱、价值10万元的救灾急需物资,并送往灾区;我省南部地区遭遇水灾时,团市委筹集30余万元救援物资发往灾区;深入社区开展反诈、爱卫宣传,覆盖1000多人次;“暖蜂”行动为300多名快递员赠送了体检卡……团市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社区疫情防控、黄花产品推广、文旅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贡献青春力量。

  多点发力 撑起青少年健康成长“护苗伞”

  共青团大同市委始终将服务团员青年作为共青团工作的“生命线”,通过丰富项目、强化服务、构建体系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服务团员青年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团市委坚持抓住青年就业难点,帮助青年转变就业观念,组织青年技能培训、岗位信息推送、“青企对接会”“千校万岗”“就业指导进校园”等系列行动,累计开展就业培训50场,覆盖青年300多人,对接240多家企业,在“山西青年大数据平台”创业就业板块推送了3100多条岗位招聘信息,登记青年求职者8491人;抓住青年大学生实践难问题,成立学子工作站,举办“青春兴晋”等专题系列活动,覆盖7000余名青年大学生;抓住解决青年婚恋交友难题,定期组织开展“我为青年搭鹊桥”等大型青年联谊交友活动,问青年所想、汇青年所需、议青年所思、解青年所忧的工作局面持续向好。

  团市委一直关注乡村青少年成长需求,筹资30万元建成3个“青云书屋”,筹资13万元在全市7个县(区)建成10所“希望小屋”,依托“青年之家”、青少年活动中心、爱心协会等阵地,持续开展面向困境青少年的暑期实践、学业辅导、心理咨询等活动,累计开展活动80余场。同时,团市委还联合企业、公益组织、志愿团体通过“希望工程”“爱心包”“圆梦微心愿”等活动,累计为500名困境儿童、大学生等捐款40余万元,捐赠书籍2500余册,捐赠电脑、运动器械、书包、衣物等1万余件,切实解决了广大困境青少年生活学习的难题。

  团市委积极构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试点体系,成立“一支队伍”、建成“三大基地”,实现了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为40余名未成年人提供综合司法服务,为2500余名青少年提供法治教育。此外,还积极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成立青少年法治宣讲团,组建青年普法志愿者队伍,深入学校、社区开展小学生模拟法庭大赛、防灾避险应急演练等创新宣传活动275场,自护宣传教育2325场,覆盖青少年及监护人5万余人。同时,为临考学生开展心理辅导126场,团体心理辅导覆盖172所中小学2046个班级,为全市青少年撑起了健康成长的“护苗伞”。

  初心不渝,使命在肩;青春无悔,勇毅前行。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新的征程上,共青团大同市委将紧紧围绕“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的总目标,充分发挥凝聚青年、引领青年的组织优势,团结引领广大团员和青少年踔厉奋发不停步、笃行不怠开新篇,接续谱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青春华章,为我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的青春动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标题导航
~~~青春赛道奋力奔跑 争做先锋不负韶华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共青团大同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