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有机红高粱“酿”出富民大产业

  金秋九月,稷黍飘香。走进阳高县友宰镇前贵仁村有机旱作酿酒高粱核心种植示范区,只见1000亩红高粱长势喜人,一串串高粱穗颗粒饱满,远远望去,层层叠叠,犹如天边的晚霞。“今年,我们采取‘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有机旱作酿酒红高粱14000亩,有机旱作农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明星’产业。”该镇党委副书记刘兆华告诉记者。

  友宰镇位于桑干河畔、六棱山脚下,全镇拥有耕地41700亩,其中旱坡地就占到耕地总面积的65%。由于坡度大、浇水难、土壤耕层浅薄,保水保肥及自然抗旱能力弱,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制约农民增收。

  “我们村地处半山坡,十年九旱是常态,如遇上降雨较迟的年景,全村几乎没有多少收成,700人的村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留守的都是老年人。”坊城村党支部书记李颖说。

  面对土地贫瘠的现状,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成为镇党委、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该镇组织干部深入“半山区”村庄实地调研,邀请村老党员、老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积极跑有关农业部门寻求政策支持……最终,在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上找到了出路。

  “2020年,镇里号召我们种植有机旱作酿酒高粱,由于村民对红高粱种植认识不足,大都不敢尝试。我带头种了35亩,当年亩产1300斤,收入8.2万元。”东册田村党支部书记王美说。

  今年,该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号召,发展2个高标准千亩有机旱作酿酒高粱核心种植示范区,并实行合作社规模化经营、统一化管理、订单化收购,实现全镇常住人口人均3亩的种植规模。

  由于科学管理、节水性灌溉,有机旱作酿酒高粱长势喜人。阳高县盛世鸿图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四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平均亩产1100斤计算,今年全镇酿酒高粱产量可达1540万斤,保守计算,可增加收入280万元,人均增收600元。

  “今后,我们将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继续加大产业兴农、产业富民这力度,巩固基础产业,发展新型产业,调结构、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实现乡村振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小宁说。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文旅
   第07版:特稿
   第08版:广告
习近平向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致贺信
中国古都学会202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
有机红高粱“酿”出富民大产业
市安委会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暨迎国庆、保二十大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召开
踔厉奋发担使命 勇毅前行向未来
图片新闻
省市人大代表视察我市八大特色农业产业
激活数字新动能 增添发展主动力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