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黑科技”助力城市管网修复

我市地下雨污水管道修复进入“微创”时代

  本报讯 (记者 尚丽) 污水管网是城市肌体中的“静脉”,其“健康”与否关系着百姓的生活。日前,市城市排水设施服务所经过巡查发现,在南环桥西有一段污水管网破损,9月19日,我市首次引入紫外光固化修复技术,对破损管网进行非开挖修复,这也是我省首例大管径管道紫外光固化修复。

  8月25日的一场大雨将南环桥西的一处污水管线冲刷错位,这趟管线已运行长达20年,管道老化破损严重,水泥管壁厚度也由原来的12厘米腐蚀得只剩3厘米。此次修复作业长度为89米,该技术不用给道路“开膛破肚”,利用微开挖或不开挖技术,在充分清理管道内污水和破损创面的基础上,通过拉入的方式将浸渍有光固性玻璃纤维树脂软管置入到旧管道中,利用紫外光照射使软管固化,形成与旧管道紧密配合的坚固内衬层,内衬层隔断了管内生化物与排水管的接触,阻止其对管道的继续腐蚀,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消除了诱发道路塌陷的安全隐患。

  经过前期对管壁加钢内衬、清洗等程序后,是日下午3时,“手术”正式开始。记者在现场看到,几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玻璃纤维树脂软管送入地下后,利用牵引车将这条软管拖入待修管道,再用密封堵头将内衬软管两头进行封堵,随后充气使内衬软管膨胀完全贴近原有管道内壁。据市城市排水设施服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管道修复需要开挖路面,且施工周期长,此次引入紫外光固化修复技术,将原本1个多月的工期缩短至三四天完成,也标志着我市地下雨污水管道修复由“开膛破肚”迈向“微创”时代。

 
     标题导航
~~~
“黑科技”助力城市管网修复~~~
~~~孙 权
我市教育系统发出倡议~~~
~~~
~~~
~~~——记2022年上半年“山西好人”崔任帅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文旅
   第07版:特稿
   第08版:广告
我市欢送2022年秋季入伍新兵
我市地下雨污水管道修复进入“微创”时代
由历史故事感悟古都文化
创建文明城市 你我携手努力
图片新闻
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
孝老爱亲 勇挑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