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飞地经济”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融入、依托和服务城市建设过程中,城中村、城边村的土地被大面积征用,虽然村集体和村民拿到了土地流转收益,但祖祖辈辈靠种田为生,土地流转后,村民怎样稳定增收?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平城区小南头街道西王庄村在市乡村振兴局的大力支持下,主动创新求变,选定了发展“飞地经济”这条兴村富民道路,为城中村、城边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推动联村共建、抱团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飞地经济”是指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区域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一种区域合作发展模式。西王庄村党支部组织部分党员和村民代表赴北京、河北等地考察项目20多个,多次赴中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调研项目前景和发展潜力,最终选定在云州区峰峪乡册田水库南侧的东马庄村,通过流转土地1800亩,就地打造集现代科技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于一体的梨园水庄嘉年华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带动两地村民增收致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梨园水庄”项目建设中,西王庄村党支部把党旗立在项目建设前沿,村党支部就是主心骨,组织党员干部冲在项目建设最前沿,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累计带动村民1300多人次自发参与前期建设工作。东马庄村“两委”干部逐户走访,对“梨园水庄”项目的发展前景、建设规划以及村民受益程度进行详细讲解和广泛宣传,消除村民思想顾虑,鼓励村民积极支持并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在两村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梨园水庄”项目已现雏形。步入“梨园水庄”,宛如踏进江南水乡。古朴精致的大门让人眼前一亮,整洁的柏油马路随着山势蜿蜒起伏,两旁的果树郁郁葱葱,亭台楼阁依水而建,处处鸟语花香。“在打造千亩梨园的基础上,我们又种植了西梅、李子、大京杏、桃子等果树5000余株,打造极具特色的‘百果园’。今后,游客可以在梨花盛开的时节赏花郊游,在果子成熟的时节采摘品尝。随着1000亩10万株玉露香梨进入挂果期,预计年产量200万公斤,产值达2000万元;垂钓、民宿、休闲观光等配套产业预计年收入300万元左右。”西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兰泽对未来充满期待。

  一个项目富两地。这一边,西王庄村党支部进行了集体产权认证,成立了村股份经纪公司,村民全是股东。项目建成开园后,预计每年为村里带来2000万元左右的收入,人均分红6000余元,可解决2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那一边,东马庄村在获得1600万元土地流转金的基础上,组织本村村民进入“梨园水庄”务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预计年务工总收入80万元左右,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

  “我们还依托这一项目,大力推进本村土特产和农家乐、民宿等配套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采摘、食宿、旅游一条龙服务,打造特色村庄,加快乡村振兴。”东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平如对“飞地经济”的发展模式竖起了大拇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教育
   第07版:健康
   第08版:特稿
全市二氧化硫防控情况专项监察帮扶工作座谈会召开
“飞地经济”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浑源县全力打造清廉文化教育品牌
图片新闻
八旬党建指导员点燃山村新希望
“喜迎二十大 翰墨写初心”书画展开展
我市持续引深《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贯彻工作
“服务百姓健康行动”来到百姓家门口
本市开展化妆品进货查验专项整治
新荣区多措并举吸引 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
普法宣传进乡村 送法入户惠民生
下半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