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明璇) 9月22日,全市1-8月份经济运行分析会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卢东亮通过视频连线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稳住经济的重大要求和一揽子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定信心、主动作为,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奋力加快赶超步伐,努力实现最好结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强主持,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艾凌宇,市领导周鹏、任希杰、龚孟建、王明厚、赵学斌、翟永清、孟维君、温旭斌、王宏栓出席。
会议听取1-8月份全市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汇报,分析研判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市直有关部门就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四上”企业培育、市场主体倍增情况作汇报,逐一分析研判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思路举措。各副市长就分管领域经济运行工作作点评发言。
卢东亮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坚定发展信心,找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实现路径,着力发现优势、做足优势、放大优势,聚焦优势拉长长板、聚焦长板补齐短板、聚焦头部企业引领、聚焦未来布局产业,发展壮大十大产业,加快赶超步伐,全力推动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争先进位。要大力发展能源产业,统筹做好煤炭保供、产能核增等工作,更好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全力加快电力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转变。同时统筹推进新能源、地热能、储能和氢能产业,全力打造国家综合能源基地。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大产业布局,围绕数据中心、数字服务、大数据制造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大同由“输煤炭、输电力”向“输数据、输算力”转变,努力打造数字经济强市。要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打好云冈、恒山、古城、长城“四张牌”,发展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大力提升服务品质和运营效益,全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要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产业,围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强化先进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加大资金项目投入力度,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要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强化生产、应用、科研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效,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材料行业龙头。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依托我市装备制造优势,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突破,成立工作专班,强化规划引领,加大上下游及配套项目引进力度,加快产业集群式发展,努力抢占新能源汽车行业风口。要大力发展“特”“优”农业,用好农牧交错带示范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和省级北肉平台“三块金字招牌”,农林牧副渔同时发力,以工业化思维推动一产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同时要统筹抓好现代医药、现代物流、通用航空等产业,努力形成多业发展、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
卢东亮强调,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关键在落实。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用闭环思维推进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项目,用科学方法和机制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完善用人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激励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要坚决守住底线,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基层治理等工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张强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持续巩固良好态势,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全力以赴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要盯住重点精准发力,统筹存量与增量狠抓产业增长,抓实煤炭增产保供和产能新增重点工作,全力推进非煤行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深入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统筹当前与长远狠抓项目建设,主动靠前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统筹普惠与重点持续保障改善民生,落实落细稳岗促就业各项举措,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全力做好冬季供暖准备;统筹发展与安全,坚决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县(区)和大同经开区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