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优势 狠抓落实 坚决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本报评论员

  9月22日召开的全市1—8月份经济运行分析会对我市今年前8个月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对下一步抓好全市经济工作和项目建设作出安排部署。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找准问题、狠抓落实,坚决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今年前8个月,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经济运行整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一些主要经济指标表现可圈可点。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产业结构优化进展不足、县区工业发展不均衡、工业投资乏力等问题和隐忧,继续保持真抓实干、力争上游的干事创业激情,瞄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加快追赶步伐,为实现“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做好今年后几个月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稳住经济的重大要求和一揽子政策措施,立足优势、放大优势,着眼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围绕聚焦优势拉长长板、聚焦长板补齐短板、聚焦龙头和头部企业、聚焦未来布局产业四大突破方向,着力做强做大能源、数字经济、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新材料、绿色建材、“特”“优”农业、通用航空等十大产业。要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利用产能核增重大机遇,更好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加快电力项目建设,统筹推进新能源、储能、地热能、氢能产业,全力打造国家综合能源基地;要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打好云冈、恒山、古城、长城“四张牌”,全面延伸文旅产业链条,提升服务品质和运营效益,把大同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利用我市能源、区位及气候优势和业已形成的基础优势,吸引更多头部企业来同投资兴业,努力推动我市由“输煤炭、输电力”向“输数据、输算力”转变;要大力发展“特”“优”农业,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用好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和北肉平台“三大平台”,农林牧副渔并肩发力,以工业化思维推动一产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要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产业,围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加大项目投入和科技创新的力度,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要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强科研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的投资落地,推动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依托我市厚积的装备制造优势,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重要突破口,加大上下游及配套项目引进,加快充电桩、换电站的谋划布局,努力抢占新能源汽车行业风口。

  奋斗赋予时间以意义。坚决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关键在于落实,各级各部门要以科学方法和顺畅的机制将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做到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确保每项工作都有着落、事事都有回音,在慎终如始守好疫情防控大同阵地的同时,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工作,以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异发展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标题导航
~~~
~~~张强带队赴浑源县开展项目观摩 艾凌宇参加
山西省大同市推动黄花全产业链发展~~~人民日报记者 刘鑫焱 乔 栋
~~~张强在大同分会场参加
~~~本报评论员
~~~
~~~艾凌宇出席并讲话
~~~
工业运行持续向好 投资规模稳步扩大~~~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云冈副刊
   第04版:公益
我国进一步扩大社保费缓缴政策实施范围
培育壮大县域经济 全面夯实发展基础
看脱贫花如何变为振兴花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放大优势 狠抓落实 坚决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共青团大同市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闭幕
共青团大同市第十七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图片新闻
全市1—8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