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预约挂号、各种检查缴费、查看检查报告、“云端”问诊复诊……如今,便捷快速的就医方式让我市越来越多的群众真切感受到医疗服务的便利。
以往,患者就医挂号需要排队、诊疗需要排队、检查需要排队、缴费需要排队、取药需要排队……这些曾经是看病时令人头疼的“老大难”问题。然而,近几年,群众发现这些问题已经明显缓解。
市民杨女士是一名“80后”,因为孩子小时候体弱经常生病老往医院跑,两年前父亲又患有肿瘤,手术后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这几年的就医体验让她深有感触。杨女士对记者说,就拿挂号来说,以前都需要到窗口排队,为了能早点看上病,医院门诊大厅还没开门,不少患者和家属在门口就已经等上了。后来有了电话预约挂号,但也得早点去医院到指定地点取号,而且不能错过时间取号。现在都是用手机在各家医院微信公众号上挂号,可以提前一周挂号,普通号、专家号都有,还可以选择就诊的时间,可以说一切尽在掌握中。“父亲需要3个月复查一次,我都是提前一周挂号,父亲从进入诊室,到做电子喉镜检查,也就不到20分钟,其中缴费都在手机上操作完成。”
杨女士的就医过程是我市着力缓解群众就医难问题,加快构建人民满意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质量和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的生动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聚焦民生关切,狠抓工作落实,围绕健康大同建设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特别是不断加快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方便广大市民群众看病就医,着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点、堵点问题。
日前,记者走进我市部分医院看到,现场排队挂号的现象基本消失,各医院利用各自的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现了手机预约挂号、各种检查缴费等,同时还在门诊楼设置了自助机,可自助挂号、缴费、取检查报告等,还有工作人员现场帮助患者及家属操作使用。以前挂号、缴费处熙熙攘攘,如今变得井然有序,群众就医体验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各医院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还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据了解,我市的预约诊疗服务从最初的遇冷,到2012年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开展预约诊疗服务,51%的专家门诊号源被开放,再到现在我市各医院实行实名预约挂号,普通、专家门诊号源全部开放预约,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查询到一周内各医院的诊疗信息,然后根据就诊需求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预约诊疗服务。同时,我市各家医院还持续改进精准预约,实行预约挂号时段细化精准到分钟,患者可根据医疗资源信息预约情况,合理安排就诊,缩短在医院的候诊时间。
此外,我市乘着智慧医疗的东风,通过拓展“互联网+”智慧服务,让患者通过“指尖”享受到全流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网上医院的上线也在悄然改变市民的就医模式,让距离不再成为患者就医的障碍。
“真是太方便了!没想到用手机就能复诊,不用到医院挂号、排队,而且让老人不用再来回地跑。”近日,市民张女士通过市五医院互联网医院为母亲完成了复诊。
张女士的母亲患有糖尿病,需定期开药,她经常带母亲去医院复诊,每次复诊,都要大半天的时间。前段时间她看到市五医院门诊大厅设置了智慧医疗服务中心,就好奇地进去了解了一下,原来她母亲这种情况是可以线上复诊的,在家用手机与医生交流病情,医生开出处方后,线上完成支付,药品也会快递到家。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市五医院于2021年8月开始申请建设,同年11月24日成功取得了“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牌照,成为大同市首家互联网医院。该院智慧医疗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海霞说,互联网医院打破了传统就医的空间与时间限制,为医生患者搭建了方便快捷的沟通平台。一方面,医生可以直接在线上查阅患者既往病历、检验检查报告等关键诊疗信息,为复诊患者提供精准的咨询服务;另一方面,还可以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专业的诊后服务,帮助患者在院外得到专业管理。
日前,记者关注了我市部分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发现,多家医院都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设置了网上问诊板块,可以通过留言、图文问诊等方式在线咨询,翻看患者评价,满意度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