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金秋时节硕果丰

——佛教考古与石窟寺考古研究专题研修班(第二期)结业侧记
张焯主持结业仪式
杭侃在结业仪式上讲话
参加结业仪式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与会领导和专家向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本报记者  梁有福

  金秋时节的云冈石窟大景区草木葱郁,硕果满枝。9月25日,由国家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指导,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宗教考古研究所、云冈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佛教考古与石窟寺考古研究专题研修班(第二期)结业仪式,在云冈研究院文保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国家、省、市的各方专家与全国各地的学员欢聚一堂,共话石窟寺考古的美好明天。 

  我国石窟寺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石窟寺考古涉及学科众多,但目前具备石窟寺考古调查、记录、测绘等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人才断层现象十分明显,石窟寺保护与研究的繁重任务与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的矛盾相当突出。早在1988年7月,国家文物局就将首届石窟寺考古专修班设在云冈石窟,而今研修班再次在云冈研究院举办,必将推动全国石窟寺考古专业人才建设再上台阶。

  本期研修班7月27日开班,历时2个月,总计731课时,30位学员来自全国主要石窟寺和考古工作单位。研修课程包含石窟寺造像的题材、类型与样式、石窟测绘、摄影、石窟数字化技术应用、石窟寺保护的理念与技术等内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北京大学宗教考古研究所组织国内相关科研院所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并安排专业助教全程辅导教学。全体学员高质量完成了培训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      

  当日的结业仪式由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主持。   

  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副司长辛泸江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研修班充分总结以往经验,在教学内容方面突出田野实践训练,特别是增设的数字化教学课程,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当前石窟寺考古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努力提升石窟寺考古水平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希望学员们充分吸收此次培训成果,将学习收获的新理论、新方法应用到本职工作当中。同时也要意识到,当前石窟寺考古人才短缺,应强化责任意识,主动担当作为,将个人发展与行业发展、事业发展相关联,努力为建设完善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研究体系做出更大贡献。  

  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对全体学员如期结业表示祝贺。他指出,本次研修为中国石窟寺考古培养了一批有生力量。学员们在为期两个月的课程中掌握了石窟寺的文字记录、测绘和洞窟报告编写等基础知识,很好地完成了研修班的预设任务。希望学员们充分利用本次学习经历,与所在单位实际工作密切结合,推动石窟寺保护利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石窟寺保护利用之路。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在线上致辞。他对云冈研究院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希望通过全体学员的努力,将全国石窟寺保护研究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来自敦煌研究院的朱生云代表全体学员在结业仪式上发言。他首先感谢研修班给了所有学员一次系统学习石窟寺考古的机会。研修班学习氛围浓厚,课程设计合理,通过理论知识和实操训练,使每一位学员都收获颇丰。结业并非结束,回到单位后,会将此次所学应用到石窟寺调查与考古报告编写的相关工作中,努力为石窟寺考古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  

 
     标题导航
~~~
~~~——佛教考古与石窟寺考古研究专题研修班(第二期)结业侧记
~~~——装饰图案在云冈(下)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走近平城
   第06版:广告
   第07版:健康
   第08版:走进云冈
云冈研究院数字化采集规程通过立项
金秋时节硕果丰
雕饰奇伟 冠于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