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用文化赋能 让旅游富民

——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10月8日,在市美术馆,第一届“大同好礼”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入围展布展工作结束,众多彰显大同底蕴、极具市场开发潜力的优秀文创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据活动承办方市文化旅游产业协会负责人王星介绍,大赛从6月初启动以来,共收到参赛作品814组,其中,242组作品入围,创作者以全新的思维提炼挖掘大同文化元素和价值内涵,为文创产品赋予了新形象。王星说,今后,将全面推进文创产品的市场转化工作,打造一批精品文创产品,并积极构建集挖掘、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文旅产业链条,为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文化大同赋能助力。

  10月7日,位于古城和阳街南侧的东南邑艺术中心正式建成启用,其建筑外观既有古城文化元素,又具现代气质格调。据该项目企划负责人赵楠楠介绍,艺术馆开放后,将经常性地举办各类艺术展览,丰富古城文化业态,促进古城文旅繁荣。漫步古城,记者欣然看到,我市推动古城保护与修复全力加速提质,全面提升古城价值,一个个大型古城文旅项目推进迅速,成果彰显,古城街巷历史风华再现,生活气息丰盈,为古城带来全新的活力与质感,众多国内外知名酒店品牌纷纷入驻,以鲜活文化、润泽古城。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文旅振兴战略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全市优势产业为主线,以打造国际一流全域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坚持高起点大手笔谋划文化旅游产业,全力推动文化旅游振兴崛起。“今年,我市被国务院《“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列为全国25个重点旅游城市,国家文物局将大同列为打造‘博物馆之城’的重点城市,这是对我市文旅事业多年持续发展积淀成果的极大认可。”市文旅局负责人常增宝说,未来,我市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按照市委“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进一步树立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充分释放文旅产业能级,乘势而上,瞄定“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定位,通过优机制、强品牌、促融合,不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连日来,人们在微信朋友圈可以经常看到许多宣传介绍大同文化旅游的视频、文章等,如何深度游玩古都大同?花木兰与大同北魏明堂是否真的存在联系?梁思成眼中的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众多充满知识性的视频与文章让人更深刻了解大同,疫情过后一定好好游遍古都大同成为很多网友的心愿。《大同文旅》编辑部负责人宋志强、大同旅游集散中心负责人李迎东均表示,疫情虽然影响文旅产业,但对大同文旅资源的宣传与造势更要加强,要让更多人了解大同、向往大同、走进大同。

  这些天,天下大同(大同)研学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谋划拍摄系列大同研学视频及宣传片事宜。该公司负责人说,古都大同就像一座满是文化宝藏的城市教室,是一个门类齐全的城市博物馆,开展研深游,能让人们从中深度研读中华文明。如今,我市“研学+旅游”方兴未艾,设计推出云冈、忘忧农场、灵丘乡村、平型关红色教育等多条精品研学线路,持续丰富研学课程、充实研学内容,研学旅游市场逐年扩大。近年来,我市文旅融合集聚赋能,产业发展强劲有力,开创文旅商体融合新路径,推动文旅多维度融合矩阵发展,以云冈石窟为核心实施的“文化遗产+旅游”,依托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大剧院等城市文化公共场馆实施的“文化精品+旅游”,都备受游客欢迎。

  当下,全市文旅工作者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备受鼓舞,信心满怀,谋划未来发展,纷纷表示要瞄定奋斗目标,以文化铸魂,以文化赋能,让旅游富民,以实际行动推动文旅产业快速发展,使文旅产业要素更加齐备,城市文化品牌更加彰显,城市文化品质大幅提升,将古都大同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  本报记者  史涌涛

 
     标题导航
全面排查安全隐患 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
~~~11月30日0时至24时非管控范围内发现29例阳性感染者
公众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及时关注最新疫情信息~~~
~~~杨刚
~~~
系统谋划 突出重点 精准施策~~~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要闻
本市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用文化赋能 让旅游富民
大同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局关于向社会选聘行政复议专家委员会成员的公告
我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
奋楫向前 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本市警方查处一起涉疫案
我市圆满完成房屋产权登记确权颁证“清零行动”攻坚战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 管理委员会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