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燕) 12月14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市三医院、市中医医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我市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解读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2月7日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海东就“新十条”防控措施优化重点、药品和疫苗等热点问题作出解读。
王海东说,风险区域划定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更不能随意采取“静默”管理。同时,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有关要求,发现感染者后,尽快划定高风险区、排查管控风险人员,及时阻断社区传播,做到“快封快解”。如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风险区,及时解封,避免长时间封控。
核酸检测聚焦感染风险高的区域和人员,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其他人员愿检尽检。出现疫情后,根据疫情形势和流调研判情况,评估不同区域疫情风险大小,分级分类确定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提升核酸筛查质量和效率。
调整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隔离方式,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可以居家隔离,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5天,加强居家隔离管理,做好健康监测并按规定完成核酸检测。
药店均要正常运营,做好常规药品供应储备,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相关药品储备。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关于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采取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优化各项便民措施,打通老年人接种“最后一百米”,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提供便利。
此外,充分利用现有居民健康信息,通过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及电话、短信、微信调查等方式开展老年人健康状况摸底。根据健康状况、疫苗接种情况、传染病患病风险程度等将摸底人群分为重点、次重点、一般人群,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分级分类提供相应的健康服务。
关于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方面,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将医务人员、公安、交通物流、商超、保供、水电气暖等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正常运转人员纳入“白名单”管理。检出阳性时,精准判定密切接触者,工作场所不采取临时封控,同工作场所人员不进行大范围隔离,以保障正常医疗服务和基本生活物资、水电气暖等供给。严禁以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确保群众看病就医、紧急避险等外出渠道通畅。推动建立社区与专门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
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要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校内超市、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等要正常开放。有疫情的学校要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
老年人应尽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在答记者问环节中,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副主任医师张晔就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他表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发病,也可预防重症和死亡。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应尽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尽早建立免疫屏障。
我市当前流行的新冠病毒株还是奥密克戎BA.5.2,基本传播指数是18.6,也就是说一个阳性感染者可传播18.6个人,病毒传播力非常强,只有自身免疫力提高,才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重症,避免死亡。从目前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年龄分布来看,新冠病毒属于全人群易感,但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的比例在各个年龄段中是最高的。数据显示,80岁以上老年人如果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其死亡风险约为14.7%;如果接种了1剂疫苗,死亡风险就降至7.2%;如果接种了2剂疫苗,死亡风险就降至3.7%;如果接种了第一剂次加强针,死亡风险就降至1.5%。但我市60-79岁以上老年人加强免疫接种率只有84.8%,80岁以上老年人加强免疫接种率只有62%,老年人仍存在较大的病毒感染风险,因此,建议老年人尽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
同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之后要产生保护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接种疫苗后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能够产生抗体,如果要产生比较高水平的抗体,全程免疫之后大概在4周左右,加强免疫之后产生抗体的时间更快、更短,抗体水平也更高。所以,没有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市民,特别是老年人要尽快接种,没有完成加强针接种的要尽快接种,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感染者可居家隔离治疗
“什么样的阳性感染患者可以居家,在居家隔离期间如何根据自己病情对症处置?”市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侯鹏国就此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侯鹏国介绍,没有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者是轻型感染者可以居家;还有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没有严重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的感染者,也可以进行居家隔离观察。同住院相比,家中舒适的生活环境、习惯的饮食、足够的睡眠十分有利于免疫力的恢复,可以促使疾病更快地恢复。
居家期间,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检测和自我健康监测,无症状者无需药物治疗,如出现轻微咳嗽、中低热或者嗓子不舒服,可以对症处理。体温在38.5℃以下的中低热也是不需要吃退烧药的,如果是高热38.5℃以上,可以用退烧药或者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有需要时,可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或通过互联网医疗形式咨询相关医疗机构。居家治疗人员服药时,须按药品说明书服用,不要混用退烧药,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如患有基础疾病,在病情稳定时,无需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剂量。如居家治疗人员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或Ct值≥35(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他提醒,居家隔离时,如出现呼吸困难或气促,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并超过3天,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儿童出现嗜睡、头痛、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可通过自驾车、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定点医院进行治疗。
中药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中药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降低轻型和普通型病例转为重症,缩短病毒清除时间,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新闻发布会上,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张瑞丽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就中医药方面的预防及治疗给出了建议。
张瑞丽表示,在药物干预方面,可用生黄芪5g、金银花5g、广藿香3g。每日一剂,开水泡服,代茶频频饮服,此方适宜普通人群预防服用。非药物干预要注意每日三餐规律进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多样,保证谷类和优质蛋白质类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多饮水。如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状,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药食两用食品辅助治疗,如萝卜、山药、薏米、藿香等,或用一些药膳。同时,作息要规律,夜卧早起,保障充分睡眠。顺应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衣物和室内温度,注意防寒保暖和节气保健。应避免到人群聚集场所。运动和休息要适度,可适当运用中医功法锻炼,或根据个人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保持愉快心情,顺应自然规律,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
在治疗方面,如果感觉发热、怕冷、肌肉酸痛,可服用具有疏风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如疏风解毒胶囊(颗粒)、清肺排毒颗粒、感冒清热胶囊(颗粒)、荆防颗粒、正柴胡饮颗粒、四季感冒片、感冒疏风胶囊(片、颗粒)等。当咽痛明显,伴发热、肌肉酸痛,可服用具有疏风清热、化湿解表、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银黄清肺胶囊、六神丸(胶囊)、抗病毒口服液、消炎退热颗粒、清开灵颗粒、小柴胡颗粒等。
咳嗽明显时,可服用具有宣肺止咳功效的中成药,如急支糖浆、咳速停糖浆、宣肺止嗽合剂、通宣理肺丸、杏苏止咳颗粒、连花清咳片、杏贝止咳颗粒等。感觉乏力、伴胃肠不适,如呕吐、腹泻者,可服用具有化湿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胶囊(丸、口服液)、六和定中丸等。鼻塞流涕明显,可服用具有解表通窍功效的中成药,如鼻窦炎口服液、散风通窍滴丸等。
张瑞丽提醒,不论中成药、中成药复方制剂还是解热镇痛类药物,不同的药含有相同的成分,同一类别选择一种使用即可,不要叠加使用几种功效相同的药物,以免造成药物中毒,症状好转后及时停药。服药期间禁止饮酒,特别是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药时,应严格禁酒,否则可能造成肝脏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