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 桢 梁有福
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云冈研究院运用创新理念完善景区建设的做法赢得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4月26日,第二届国家工业遗产峰会在江西景德镇隆重开幕,云冈石窟工业文化园区项目在会上被评为优秀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示范案例。同时获得这一殊荣的还有首钢老工业区改造西十冬奥广场、东阿阿胶工业遗产等著名工业遗产地。
本次峰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以“连接·创造·价值”为主题,交流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经验,开展工业遗产的学术交流。
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应邀出席本次峰会,作了题为“云冈石窟景区建设中的工业文化植入”的交流发言,向与会者介绍了云冈石窟工业文化园区概况。该园区由蜗牛公寓、“太空舱”公寓、蒸汽机车广场、禅修四合院等艺术景观组成,占地约600亩,基础材料全部来自当地砂岩废石或煤矿淘汰的铁矿车、旧风筒、绞车轮、大铁罐等。云冈研究院根据它们的不同造型,依照地形地势,打造出各种创意景观,让现代工业文明与古代佛教文明彼此守望,和谐共生。
云冈东山原为云冈镇麻村,2009年拆迁。随着自驾游迅猛增长,云冈研究院逐年在这里改造停车场,添置文化景观,东山渐成云冈新景区。漫步东山,园路、水渠、栈道、休闲椅、蓄水池、文化墙、防风墙、铁罐屋、各式宝塔和雕塑、碎石子停车场等,既时尚新颖,又充满怀旧情调,当年的荒凉破败难觅踪影。
去年10月,云冈东山最后一片荒芜之地——杨树湾整治工程收尾,主体建筑杨树楼上开设了兜率咖啡厅。
咖啡厅负责人王熠罡告诉记者,今年“五一”假期,兜率咖啡厅接待了大量外地自驾游游客,各个年龄段的游客都对杨树楼为主的这组建筑群落十分喜爱。最有趣的是,两名外地游客以为东山就是云冈主景区,他们进来问:“我们在这儿转了一个多小时,怎么没看见石窟佛像?”
王熠罡说,云冈景区的许多休闲景观都源于张焯的创意思路。咖啡厅还兼有工作室功能,正在改造的东山半月潭四周的许多新景观,就是由他们这里的青年设计师把张焯的创意变成平面和立体图像的。
在云冈,利用工业和建筑废料打造的新景观远不止东山,而是遍布景区的各个角落。在距景区闸口最近的主停车场中部,今年竣工的天竺榭也开始接待游客,提供各种饮料和休憩场地。天竺榭引东山汇积的雨水,分上下两层,下层宜乘凉,上层可观景,不少外地游客还在这里吃自带的午餐。现在,游客在云冈逗留的时间已由景区扩建之初的平均一个多小时,增加到四个多小时。
张焯认为,世界上没有废料,只要使用得当,都可以变废为宝。他表示,云冈研究院在景区建设中,始终秉持低碳节能、循环利用的理念。这些年,城乡建设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施工废料,弃之不用,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它们来到云冈景区后,变成了房屋、路面、围墙、景观,在世界文化遗产地重获新生。大同既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闻名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素有“煤都”之称。各种废旧机具不仅在云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而且浓缩了大同百年工业历史记忆。
据统计,云冈石窟这些年共消化固体垃圾废料4万立方米,废钢材两千多吨,走出一条节约型、可持续、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张焯也被国家生态环境部授予全国生态环保领域最高奖项“2016-201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相关人士表示,云冈石窟工业文化园区获评优秀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示范案例,对于复制推广云冈经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云冈的做法如果在全国乃至更大范围推广开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将是难以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