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莉英
为深入挖掘大同民族融合文化特质,感受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壮丽史篇,4月中旬,市统战事务中心主任谷敏与相关文化学者,以“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为主旨,赴河南深入考察调研。
谷敏说,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且长久以来存在两大主线,一个是南北的民族融合,另一个是东西向的文化交流,两条主线在交汇中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纽带。大同地区处在中原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农牧分界线上,自古就是多民族融合地带,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形成过程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具有重要历史地位,民族融合贯穿大同历史发展全过程,相关历史遗存、考古实物、博物馆馆藏文物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挖掘大同“三交”史,得让文物“说话”。
自商起,北狄代表商王管理北域,至韩赵魏三家分晋,赵国向北扩张,民族融合大幕开启,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地考察,见到了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等重要礼器,感受到中华早期文明。同样,大同浑源县李峪村出土的李峪青铜器,青铜牺尊纹饰繁复工艺精湛,见证了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也说明了两地的文化曾经存在过相互交流交融。
大同作为北魏的都城,见证了北魏的兴起、辉煌,孝文帝迁都洛阳,主动融入中原,推动中原文化、草原文化、西域文化、关中文化、江南文化交流互通。2018年,大同古城北魏塔基出土的佛造像与洛阳永宁寺出土文物相比,同样具有西域样貌特征,这是东西文化交流的物证。
隋唐时期,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唐对周边民族采用羁縻政策,册封、和亲等多种方式,与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建立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当时,不少少数民族部落活动在大同一带,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民族融合再起高潮。当时的洛阳作为都城,呈现了民族大交融的局面。此次考察之行,就见证了大量民族融合的“证据”,当地众多的文物古迹、考古遗址很多是北魏平城历史文化的延续,是各民族多元历史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诠释和历史见证。谷敏说,印象深刻的是一组可证明粟特人与汉人通婚的史料、墓志、随葬品等,鲜明地反映出粟特人汉化的渐进趋势,其中轨迹与大同地区的北魏墓群所展现的情况相似。
辽金时期,大同作为陪都,是当时典型的民族融合大型城市,各民族交流密切,创造出璀璨辉煌的文化成就。建于辽代具有皇家寺庙性质的华严寺,寺内建筑、塑像、壁画既体现了汉唐的规制手法,又有契丹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传统,同样,善化寺内辽金时期建筑既传承了唐代木构建筑的特色,又展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雄浑之气。而近年来发掘的辽代许从赟墓更是民族融合例证,墓中多见北方少数民族常见的塔形器随葬器物,但墓室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壁画布局及身着汉族服饰的侍女或侍官的画面内容以及墓室结构都充分体现了契丹民族深受中原影响的事实。
谷敏说,此次河南之行,通过对博物馆文物、大型遗址古迹等的考察,加之与当地专家的交流、座谈,对于如何做好此次多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工作有了新的思考,下一步会更多地把考古学材料和文献材料结合起来,实证大同地区多民族的不同历史时期族属、祖先、族群之间关系,以及他们的文化根脉与中华文化的联系,对于梳理和编撰大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三交”史,也具有创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