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纪元元
一日三餐,市井烟火。熙熙攘攘的农批市场,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存生计和饮食健康。“倾注农业相关产业是需要勇气和情怀的。”山西华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征认为,作为农产品流通体系全产业链的生成者、经营者,应该专注、坚持,努力当好从传统到革新的引路人、从田间到舌尖的守护者。
这位“80后”浙江金华人,“深耕细作”农批市场开发、建设、运营已有十几个年头。作为大同女婿,吕征很早就发现了我市的区域优势,瞅准市场缺口,于2022年开始筹备建设总投资约20亿元的华兴·农博园项目。“我们团队核心成员专业从事相关行业10多年,布局全国连锁农批市场20余家,具有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和成熟的管理运营体系。”他希望借助浙企资金、技术、资源、产业优势,通过建一个市场,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
据了解,华兴·农博园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00亩,项目一期华兴大同农批城占地229亩,由农博馆、名特优农产品交易区、农产品交易区、农副产品交易区、配套服务区及冷链仓储中心等组成,预计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公司花了大量时间精力来做园区建设规划和建筑外形设计,希望能成为象征城市品质生活的地标性建筑园区。”吕征指着办公室墙上的项目效果图满怀信心地介绍道,园区除了“颜值”还有“内涵”,这处由4套体系、8大平台、1个数据核心构成的现代4.0智慧农批市场,可以使传统农贸产业粗放模式得到全面升级。
其实,吕征的想法远不止建一个“升级版”的农批市场那么简单。“市场建成后,公司将以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为依托,链接浙商全国布点农批市场和物流园,把本地小杂粮等品质好、质量高的农特优产品以优选分级的方式,反向输出到江浙一带乃至全国。”他希望能借助此项目推动大同农批市场由节点型市场向网络化市场发展,由传统市场向数字化市场转变,借鉴运用浙企资源体系优势,轻松实现与20多个农批项目互联互通、千余基地资源携手共进、近万经营户资源共享,积极帮助农民解决卖难问题,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并构建起农产品供应链流通体系,从而助推大同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流通业的快速发展。
除了山西华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征还有一个身份——大同市农产品流通协会会长。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个立足促进我市农产品流通领域持续健康发展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牵头发起了“食安保障计划”,我市多家农贸市场、社区、饭店、食堂等经营业主积极响应签约入库,共同监督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建成后,他们也将启用智能车辆识别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等智慧化运营手段,为流通中的农产品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