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五年成绩催人奋进 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 邸东芳

  编者按 

  7月1日,平城区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暨平城区成立五周年大会,隆重庆祝党的生日,回顾总结平城区五年来走过的历程。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继往开来担使命 砥砺奋进新征程》专栏,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提振信心、奋勇争先,凝心聚力扎实推进“一核四区七高地”建设,奋力开创平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平城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年5月29日,平城区举行了挂牌仪式;7月4日,平城区四套班子正式产生;7月5日,平城区各部门、各街道挂牌,标志着平城经济社会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5年来,在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明显改善、产业融合力度的不断增强中,平城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面对区划调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平城区积极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城乡深度融合、干部深度融合,由原来的13个街道3个乡优化调整为18个街道,实现了城乡环卫、教育、医疗一体化发展,干部队伍团结协作意识和干事创业激情进一步提升。

  保持定力、砥砺奋进,稳住了经济增长的强劲态势。省级农业示范区成功获批,阳和坡知青大院等一大批城郊农业、特色农业项目启动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由2018年的21家增至44家。大力推进古城保护与发展,“清凉夏都·最美平城”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累计接待游客400余万人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8年的394亿元增至2022年的503亿元,年均增长6.98%。

  招大引强、培大育强,筑牢了高质量发展的实体根基。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5年累计签约项目191个;建设项目549个,竣工项目249个。优化审批体制机制,全区营商环境连续三年在全省考核中名列第一方阵。成立大同市平城区政银企交流中心,先后召开36场政银企对接会,为企业解决股权、贷款融资11.75亿元。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年均减税降费20多亿元。民营企业数量由2018年的7992户增至2022年的13369户,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97.61亿元,民营税收实现22.18亿元,占全区税收的30.6%。

  坚守初心、紧贴民心,绘就了幸福美好的民生画卷。成立平城中学、平城二中两所中学,打破了无中学教育的历史。全力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学校12所,新增优质学位7000余个。累计培训教师5万余人次,认定10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0.45%,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总体实现,公共卫生健康体系逐步形成,社区养老基本实现全覆盖。5年培训各类人员2.18万人次,1.3万人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2%以内,全区就业形势持续稳定。

  固本强基、共建共享,构建了和谐有序的善治格局。圆满完成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举全区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完成231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惠及5.2万户居民,交付棚户区改造住房9423套,近3万人受益。坚定不移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一体化治理,空气质量连续多年位于省市前列。持续推进御河、十里河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全区绿化面积达300余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97平方米,远超全省建成区平均水平。在全市率先开展“全科网格”建设工作,平城区成为晋北地区第一家实现综治视联网三级全覆盖的县区。

  提振精神、激扬状态,形成了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各个领域的有机融合,先后建成141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0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基层党组织整合各方资源、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加大年轻干部、专业型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全区科级干部大学及以上学历占比85.8%,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成立街道、物业、农业示范区“两新”组织综合党委,全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4.6%和91.9%。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得到进一步涵养。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走近平城
   第06版:走进云冈
   第07版:广告
   第08版:公益
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
慰问演出走进市光荣院
五年成绩催人奋进 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携手共建 同心向党
水泊寺街道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
全方位推行环卫标准化流程化作业
开源街道各社区多彩活动颂党恩
情系老党员 关怀送温暖
开展廉政党课宣讲活动
为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