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宋芳 张晶)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到畅、由畅到美的改变,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作出了贡献。
“十三五”以来,我市农村公路完成新改建里程7351.612公里,危桥改造31座,实施了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772.744公里,累计完成投资75.9亿元,解决了87个乡镇、1426个建制村通硬化路的难题,全市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尤其是440.645公里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的建成,连通全市A级以上景区10个,覆盖非A级景点39个,完善了“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旅游交通体系,有效释放了旅游潜力,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旅游资源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资源路产业路、乡镇通三级公路、建制村硬化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工程等农村公路建成使用,改善了农村交通出行条件,优化了全市公路路网结构,提高了公路路况质量,提升了路网通达能力和本质安全运营水平,带动了沿线地域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
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为广大农村地区带去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了高质量发展步伐。今年,我市实施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建设项目15个、建设里程185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87个、建设里程366公里。目前,各县区正在多措并举、有序推进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