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邸东芳) 创新开展城市居民小区党建专项工作,多方推动党建向新型领域融入拓展,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基层阵地,平城区持续完善组织体系、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基础保障,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党建引领下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创新举措,城市小区党建取得新突破
面对众多的城市住宅小区,平城区创新开展城市居民小区党建专项攻坚行动。配套制定了《关于在城市居民小区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的实施方案》“1+4”制度文件(“4”指《小区党支部书记管理办法》《社区党组织运行指导细则》《小区党支部运行指导细则》和《在职党员进小区报到服务管理考核办法》),为物业党建联建、多方协调联动提供政策支撑。健全组织体系,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总支)—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单元)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机构,155个社区党组织全部升级为党委(党总支),以单独建、联合建方式全覆盖成立小区党支部487个,在全部724个城市居民小区成立业委会(物管会),科学划定楼栋(单元)党小组1529个、党员中心户1.57万户,将党的组织覆盖到基层治理“最小单元”。优化人员,以社区“两委”、退休党员等为主力,配齐小区党支部书记487名,并按照相关要求,全面推行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等“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管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协调配合更加顺畅有力,党建引领群众服务效能显著提高。
通过共驻共建、闲置盘活等方式,配建小区党群服务站211个。为进一步加快基层治理现代化步伐,今年计划在区、街、社三级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水泊寺街道及其7个社区试点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分类确定小区多元经营、自治机制建设等11项试点项目,推动打造85个小区党建示范点。目前,香荔园、路通苑、御龙庭二期、魏都新城A区等小区辐射带动效应已初步形成。
全面发力,党建拓展延伸打开新局面
密切关注“两新”领域党建工作的开展,以“三整一提升”行动为抓手,打造锦世联行党支部、山西美盛立奥楼宇党建和凯德世家百盛广场商圈等党建示范点;水泊寺、永泰、大庆路街道探索成立“两新”组织综合党委,同步成立物业综合党委和农业示范区“两新”组织综合党委,新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94.6%和91.9%。选派122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覆盖指导18个街道的495个非公企业和115个社会组织。推动成立了全市首家“饿了么”外卖党支部;出台实施方案、推行积分制管理,1283名快递外卖“小哥”在社区报到,报到率达45.4%,同步建立“小哥驿站”101个、“小哥爱心角”832处,引导新就业群体有效融入基层治理格局。
推动开展组工干部下基层联点“双提升”活动,针对城市基层治理等开展调研指导;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3000余名在职党员在街道、村社对接报到、认领岗位、开展服务。今年“五一”期间,平城区2300余名在职党员驻守热门景点、“两站一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展现了“首善之区”良好形象。
夯实基础,基层党建根基实现新提升
平城区建强骨干队伍,开展社区干部能力提升“五个一”活动,建立“网格员—社区‘两委’班子—社区‘两委’主干—街道事业编制人员”阶梯培养链条,实现了社区干部“进”有源头活水、“干”有能力水平、“出”有晋升渠道;招录大学生到村任职,实现“一村一名”,并配套制定《管理办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目前,平城区共有党组织819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03人、“两委”成员1534人,其中35岁以下占比75.9%,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超80%,2022年党建工作专项考核排名全市第一。同时,加强待遇保障,实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激发基层年轻干部干事热情;全面落实“三岗十八级”社区干部薪酬体系及“五险”保障,积极推动薪酬标准随全区经济发展情况动态增长。平城区持续筑牢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政治力、组织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区现有区级党群服务中心1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18个和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03个,其中,1000平方米以上社区38个,500平方米以上超70%,实现了“区—街—村社”三级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