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人社部门多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本报讯  (记者  董芳)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人社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拓宽就业渠道,挖掘政策性岗位潜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今年,人社部门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强与有关部门协同联动,做好公共岗位开发。面向全市高校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等群体,公开招聘市直就业见习人员,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增长工作经验、锤炼工作本领;招募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实现就业;启动市直事业单位招聘工作,进一步解决就业,加强事业单位队伍建设。

  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创业政策知晓度,人社部门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各级人社部门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发布各类招聘信息。今年,人社部门连续举办了“奋斗青春·乐业大同”“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云中揽才乐业大同”等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系列招聘活动,强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服务,畅通求职招聘渠道,促进人岗精准匹配。截至目前,已举办现场招聘会28场,提供岗位数21894个,达成意向20730人次。同时,提供线上职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旨在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吸引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回同留同就业。

  档案转递接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加强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接收工作,规范档案工作秩序、切实保障档案安全,今年,人社部和教育部取消了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必需材料。为做好在我市就业创业和大同籍高校毕业生档案接收管理工作,我市12家公共人才服务机构全力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档案存放服务,方便毕业生查询、转递档案。截至目前,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已接收2500多份高校毕业生档案。

  为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依据我省今年出台的阶段性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归集简办”政策,我市整合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场租补贴、自主创业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简便发放程序,对符合条件首次创业并带动1人以上就业,在工商注册且有纳税行为或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高校毕业生给予1.5万元的扶持。同时,针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等困难毕业生,人社部门兜牢就业底线,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将就业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标准由1000元/人提高至1200元/人。今年,共为符合条件的5290名高校毕业生申请了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共计634.8万元。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全市整治矿山企业瞒报生产安全事故行为 专项行动核查组会议召开
人社部门多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张忠义带队开展《退役军人保障法》执法检查
图片新闻
谢店蝶变满目新
检察机关持续开展 “合规入企”法治宣传活动
我市将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 抽查检查和志愿服务活跃度专项督查活动
左云县举办到村工作大学生 电商直播专题培训班
上半年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呈增长态势
“平安大讲堂”暨铁路护路联防队员 政治业务技能培训班开班
市县联动开展雷电防护 装置检测质量考核工作
2023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集中申请受理工作启动
图片新闻
河南卫视《中国有好菜》聚焦大同美食